文档介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论文
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告诉我:热爱学生,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才能在实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爱学生呢?作为一名十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告诉我:热爱学生,是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才能在实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爱学生呢?作为一名班主任,无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生,都应对他们施以“平等、热忱、持之以恒”的爱,决不能厚此薄彼。一句话,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把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儿女、朋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如此,语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爱。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爱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语文教师成功的根本保证,家长把寄予希望的孩子送到学校,教师就拥有了许多不同特点的鲜活生命。而我们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必须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滋养和提升。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应该继续家长的爱,但又要区别于那种血缘关系的爱,更要以教育者的眼神,拥抱你面前所有的孩子,并把他们看到眼里,在这个眼神里包含着对孩子、社会发展的使命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在一个更广泛的背景下,以孩子的成长和变化的价值为前提的,是超越其他诸如友情、爱情等其它情感的爱,教师希望孩子能够赶快成长超越自己。
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另外,真诚、信任亦是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自我发展的潜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相信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引导和帮助自己发展。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民主、平等、真诚、信任和共同建设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尊重爱护、鼓励赞赏、以情感人、爱中有严,正是语文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
一、尊重爱护
尊重爱护学生,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和行为的具体表现。在实际工作中,我尊重信任每个孩子。允许他们对我工作和教学提意见。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我总是倍加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喜欢得到成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平等待人更是重要一点,好学生有犯错误的时候,差学生有做好事的时候,无论是谁错了就批评,对了就表扬。
这样做了,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加尊师、亲师,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不令而行”的最佳效果,促进班主任顺利开展班级工作。特别是对于在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我也本着宽容、教育的精神,即兴发挥、网开一面,把严厉的话说得十分宽松,并为其创造自我纠正的条件。二、鼓励赞赏
有了教师对学生爱的基础,就能发现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作为班主任老师,更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鼓励,赞美是孩子保持愉悦心境和积极学习热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