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施工方案一、工艺试验目的及意义通过设计及验收标准, 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 通过试验确定相关施工参数以指导我标段高压旋喷桩施工。(1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的合理性。(2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灰浆经输浆管到达搅拌机喷浆口的时间。(3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钻机钻孔时的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4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注浆时注浆泵的工作压力。(5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合理的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方案。(6 )通过工艺性试验确定针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评价依据。(7 )桩身质量检测。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强度检测,确定无侧限抗压强度是否可以达到 28d 设计强度( ), 为优化施工参数和水泥参入量、水灰比提供依据。(8 )进行单桩承载力检测。验算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了解桩的承载性能。(9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获得不同桩长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数据; 评价不同方案的加固效果, 为确定工程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 10 )通过工艺性试验获取施工数据以便指导大面积施工。 2 二、编制依据《新建铁路九景衢铁路 JQZJZQ-2 标路基工点图相关设计图》《关于公布九景衢铁路浙江段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办法的通知》《新建九景衢铁路 JQZJZQ-2 标段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路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TB10106-2010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TB10218-2008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2-2008 三、首件高压旋喷桩工艺试验概况本项目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 YDK38+925 ~ YDK39+ 段路基右侧人工填土路堑地基加固处理共有一处路基段: YDK38+925 ~ YDK39+ 路基段,长度为 ,其中该段路基右侧人工填土路堑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里程范围为: YDK38+925 ~ YDK39+ ,长度为 ,高压旋喷桩桩身水泥采用 级水泥,桩径 ,桩长至硬底下 ,桩间距 ,按正三角形布置,总根数为 5538 根,共 49497 延米。本次工艺试验桩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YDK38+925 ~ YDK38+97 5 路基段, 桩间距 , 桩长至硬底下 , 桩径 正三角形布置。该里程段地层代号及岩性如下: 1 、人工填土,褐红色,松散,主要为既有线路基旁填土弃土, 层厚约 0~ ,Ⅰ级; 3 2 、粉质黏土,褐红色,层厚约 3~ 4m ,硬塑, σ 0=180KPa 3、泥质粉砂岩, 棕红色, 全风化, 层厚约 1~ 5m 不等, 成土状, 砂土状, σ 0 =200KPa 。 4、泥质粉砂岩, 棕红色, 强风化, 层厚约 1~ , 砂质结构, 层状结构,岩质较软,局部无此层, σ 0 =350KPa ,Ⅳ级。 5 、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弱风化,层厚大于 10m ,砂质结构, 层状结构,节理稍发育, σ 0 =450KPa ,Ⅳ级。本次工艺试验桩数量拟定为 3 组每组为 3 根共计 9根, 选定试桩里程范围为 YDK38+925 ~ YDK38+975 段,在该试桩里程范围内任意选取3 个路基断面试桩并对这3 个路基横断面的高压旋喷桩分三组分别进行编号第一组为 XPZ1-1 、 XPZ1-2 、 XPZ1-3 (水灰比按 :1 ) ,第二组 XPZ2-1 、 XPZ2-2 、 XPZ2-3 ( 水灰比按 1:1 ), 第三组 XPZ3-1 、 XPZ3-2 、 XPZ3-3 ( 水灰比按 :1 ) 并做好里程记录, 该段路基试桩的布置图, 详见《 YDK38+925 ~ YDK38+975 高压旋喷桩桩位布置图》。四、工艺试验指挥体系(1 )高压旋喷桩试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根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规定, 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张宝海为组长, 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对本工程安全生产负有全面责任。副经理张永和、总工程师沙伟为副组长, 各职能部门和分部负责人为组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配备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 组织日程检查。 4 指挥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 分部设专职安全员, 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进行全员参加管理。五、机械设备及材料的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桩机械配置见表 5-1 表 5-1 主要机具、设备一览序号设备名称及描述规格型号数量技术状态备注(类别、型号) 1 高压旋喷桩钻机 M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