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1
文档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ppt

格式:ppt   大小:1,417KB   页数:9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ppt

上传人:放射辐射 2022/6/19 文件大小:1.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章
3 多发射极管和多集电极管
4 二极管
晶体管制作时,只要开路或短路某一PN结即得:
5 电阻:
金属膜电阻:温度特性好
扩散电阻,按结构分:
基区电阻 50-100K ” 状态
1单端输入方式:
图6-12 单端输入、输出方式
AUc=0
Rid=2(Rb+hie)
Rod=2Rc//(2/hoe)
2单端输出方式:
负载一端接集电极之一 , 另一端接地, 对 “ 双-单 ” 和“ 单-单 ”状态
恒流源电路优点:低的直流内阻,高的动态内阻
二、恒流源差分放大电路
忽略T3基极电流,则
故可利用恒流源输出等效高阻代替实体电阻-有源负载
等效输出电阻
图6-13 恒流源差放
三 组合差分输入级
(一) 共射--共基组合差放
图6-14(a) 共射-共基差放
T1 ,T2 ----共射电路
T3 ,T4 ----共基电路
并完成单端-双端输出转换
T5 ,T6 ---- T3 ,T4集电极有源负载,
(二) 共集-共基差放电路
----高β值NPN管
----低β横向PNP管
特点:输入电阻高,电流和电压增益大。又称为互补差分电路。
(利用NPN管β大弥补PNP管β小,利用PNP管反向击穿电压高提高差模输入电压范围。)
图6-14(b) 共集-共基差放
四 共模负反馈差放
两级共模负反馈
第一级:T1、 T2、 T3构成恒流源差放
第二级:T4、T5构成典型差放
R1、R2构成两级电流负反馈,抑制共模信号
图6-15 共模负反馈差放
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
抑制共模信号过程
五 差放的传输特性
传输特性:输出集电极电流Ic与输入差模电压Ui的函数关系及输出电压Uo与差模电压Ui的函数关系
(一) Ic 随Ui的变化曲线
图6-16 恒流源差放
(二 )Uo与Ui关系曲线
图6-17 传输特性
5)在T1 、 T2管接入射极电阻Re会使传输特性线性范围加宽。


1) 当输入信号Ui =0时(静态工作点Q),差放处于平衡状态, Ic1 = Ic2 = I0 , Uo=0。
2) 在Ui =± UT =25mV范围内, Uo与 Ui成线性关 系。这一范围(约50mV)即小信号工作线性放大区。
3)当Ui >±2 UT时, Ic1 、 Ic2基本恒定不变,称为大信号限幅特性
4)两管集电极电流之和β Io为一常数,故一管电流增大,另一管电流必然减小。
一 镜像电流源电路
(一)基本恒流源
第三节 电流模电路
则基准电流
若Ib1= Ib2, Ic1 = Ic2,

,则有
因为T1 、 T2构造相同, Ube相同,所以Ic相同。称为镜像电流源电路。
电路优点:结构简单,两管参数对称符合集成电路特点。
电路缺点: Ic1数值仍受电源电压、R和Ube影响,且不易得到小电流(μA级)
图6-19 基本电流源
(二)比例恒流源
、T2管接入射极电阻R1 、R2 ,
∵当Ic1 =(5~10) Ic2时,
图6-20(a) 比例恒流源
、T2 管的发射区面积
Se ----发射区面积
W----基区宽度
N----基区杂质浓度
图6-20(b) 比例恒流源
(三)微电流源(Wildar电流源)
设计时一般先定Ir 、 Ic1值,再确定R2值
图6-21 微电流源
(四)闭环负反馈电流源——威尔逊电流源
如图:
若T1 、T2 、T3特性一致,可得:
由上式可看出, 变化对保持 影响较小,故此种电路传输精度高。
图6-22 闭环负反馈电流源
(五)多路恒流源
如图(a),各管特性一致,则:
n越大,Δ越大,故可采用(b)电路以使Io与Ir接近相等。此时:
图6-23 多路基本恒流源
二 跨导线性电路
(一)跨导线性的基本概念
上式表明理想双极晶体管跨导gm是集电极电流Ic的线性函数,称为跨导线性(TL)
(二)跨导线性(TL)回路原理
由图,回路方程为
其中:
则有:
控制发射区尺寸使
则有:
TL回路:
含有偶数个正偏发射结的闭合回路。回
路中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正偏PN结数目与
反时针方向排列的正偏PN结数目相等。
在TL回路中,若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正偏PN结数目与反
时针方向排列的正偏PN结数目相等,则顺时针正偏
PN结的各电流乘积等于反时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