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docx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2022/6/22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的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的《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风光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奇李白壮年时处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突然抬头观察楼上崔颢的题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观察悠悠的白云。阳光照射下的汉阳树木清楚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掩盖。天色已晚,远眺远方,家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覆盖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美,觉得自己还是临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圆满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奇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奇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行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一再消失,却因其气概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赶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消失,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似乎遗忘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由于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标准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状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展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