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PPP(公私合作制)模式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3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PP(公私合作制)模式分析.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6/23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PP(公私合作制)模式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pp (公私合作制)模式分析
一、PPP的定义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制 在国内也叫“政企合作制,是 政府和企业(包含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之间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基于具体项目 给公共部门
建设-拥有-经营BOO)
民营部门在永久性的特许权下,投资兴建、拥有 并经营基础设施
四、PPP的参与方
PPP模式的组织形式非常复杂,既可能包括营利性企业、私人非营利性组织,同时还 可 能有公共非营利性组织(如政府)。合作各方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层次、类型的利 益 和责任的分歧。只有政府与私人企业形成相互合作的机制,才能使得合作各方的分歧模 糊 化,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完成项目的目标。
PPP 方式并不是对项目全局的改头换面,而是对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组织机构的设置 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
PPP项目融资主要涉及以下参与者:
1) 项目发起人 发起人一般是所在国政府、政府机构或指定的公司,在法律上不拥有也 不经营项目,
通过给予项目特许权或一定的项目资本金或贷款担保作为对项目的支持。
2) 项目经营者 通常是一个专门组织的项目公司,从所在国政府取得特许权后,组织项 目的建设和生
产经营,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并获取利润。
3) 贷款银行 主要是国际金融组织,商业银行,信托机构等。 此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如 租赁公司、最终用户(产品或服务购买者)及工程承包公司、
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供应者、政府机构、融资、法律和税务顾问等。 一般来说,私人企
业的长期投资方有两类:(a) —些基金,只对项目进行长期投资,
不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b)建筑或经营企业,既对项目进行长期投资,又参与项目的 建设和经营管理。 这种模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项目所在国政府或者所属机构与 项目的投资者和
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及其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 许权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 合 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双方共同对项目的整个 周 期负责。在项目的早期论证阶段,双方共同参与项目的确认、技术设计和可行性研究工 作; 对项目采用项目融资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确认;采取有效的风险分配方案,把风险分配 给最 有能力的参与方来承担。
在这里,政府就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政府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 资 设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减少在这方面的政策及行政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还要动用一部 分 资金来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的建立与发展。在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政府拿一 部分资金,民间拿一部分资金,共同成立由民间来管理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政府的资 金 起到了减少民间投资风险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运作后,政府资金逐渐退出。
五、特点及优势
PPP融资方案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方案相比,虽然并不 是全局上的改变,但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1) 实现为超过项目投资者自身筹资能力的大型项目和盈利性差的公益性项目提供
融 资,另一方面通过公司合作实现与项目所在地政府共担风险。
2) 减轻政府的预算压力和债务负担,政府是以项目扶持者的身份来组织融资,避免政 府直接举债,又解决了公共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