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绪论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名称的来源(识记 P3):“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识记 P5) (1) 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的“文化”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人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三个要点: ①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③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 狭义文化: 又称人文文化, 是某一社会集体( 民族或阶层)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三个要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3. 各种与文化相关概念的正名( 识记 P6) (1)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产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2) 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3) 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4) 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 这种含有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5) 文化观念: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6) 文化思潮: 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 在某一特定时期, 在一定的背景下, 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7) 文化政策:指在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 民族文化( 识记 P9):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 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2 P9): 它是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3. 中国文化的性质( 领会 P9): 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它属于国别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统一的文化,而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原因: (1) 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 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 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着主导作用, 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 它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4. 两个文化层面(领会 P10 )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 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领会 P10 ) 2 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2. 传统文化( 识记 P9): 中国的传统文化, 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3. 文化传统( 识记 P9):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 既因时因地而异, 又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