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对于当代园林建设的启示论文导读:亦即中国古典园林在我国现代园林中的核心竞争力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的“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对当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启示,中国古典园林对于当代园林建设的启示。关键词:古典园林,当代园林建设,启示城市特色可以通过园林来体现, 这特色“是生活的反映, 有地域的分野, 是历史的构成, 文化的积淀, 有民族的凝结, 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在此故以“核心竞争力”表述之。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彰显“世界园林之母”的特色, 亦即中国古典园林在我国现代园林中的核心竞争力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设计中一些手法的运用, 使得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焕发新姿。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师法自然”,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直接利用或简单模仿自然界中各原始状态的构景要素, 而是有意识地进行改造、调整、加工、剪裁, 从而形成一个精练的、典型的自然,这即达到高于自然。(二)园林建筑融于自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的建筑都力求与其他 3 要素(山、水、植物) 有机。协调地组织在同一风景画面之中, 尽力突出彼此和谐、互为补充的一面, 而避免或限制彼此对立、排斥的一面, 进而希望可将后者转化为前者, 从而可以在总体上使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合, 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人工美与自然美高度协调的境界, 天人合一的境界。(三)诗情画意中国的诗画艺术十分强调意境,陈从周认为“诗与画的境界在实际景物中出现之”, 是一种审美效果。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 除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视觉感受及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外, 还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受。其他园林体系亦有意境之说, 但中国古典园林所达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远非其可企及。二、现代园林的特点由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体城市环境, 即由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园林中建筑密度降低, 以植物为住的景观取代了建筑为主的景观。起伏的地形及草坪的建立, 代替大面积挖湖堆山, 减少土方工程, 增加环境容量。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艺术手段对园林进行科学规划与施工, 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新型园林。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结各更为紧密,强调功能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 用生态学观点指导植物配置。现代园林的研究及理论建设, 将综合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发展。具有现代风格,体现时代精神的环境小品在园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三、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启示梁思成在新中国建国之初便在研究探索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前会长 Parkinson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曾对吴良镛说:“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太珍贵了, 不能允许它们被西方传来的这种虚伪的、肤浅的、标准的、概念的洪水淹没。”这表明,人们早已注意到“当前世界文化的一种特征, 一方面是文化的趋同现象, 一方面是个性的觉醒及对特性的需求与追求。”而这种文化特性是“一种社会内部的动力在进行不断探求创造的过程”, 它欢迎外来部分, 自觉地接受地多样性中汲取营养。这种特性不是一成不变、僵化而封闭的东西, 而是一个不断更新, 充满活力并持续探索, 具有创造性的合成因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