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8
文档名称: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ppt

格式:ppt   大小:5,918KB   页数:12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ppt

上传人:taoapp 2022/6/26 文件大小:5.7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郭继鸿
心力衰竭多数是器质性心脏病晚期表现,美国每年新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达40万,我国远远超过这一数字。这些患者中不少人生活受到了很大限制,已成为功能性的残疾人。近50年来,对心力衰竭5.家属、本人同意。
显然对“终末期”的客观指标临床很难确定。多数学者认为,估计生存期<1年的患者为终末期,另有学者认为当EF值<25%,肺嵌压>25mmHg者多数半年内将发生猝死。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的分类:
1.原位心脏移植术:先将受体衰竭的心脏切除,再在原位移植同种异体者的供体心脏,此型约占心脏移植术的99%。手术时在上下腔静脉处切除原位心脏,供体心脏放入后按左房、右房、肺动脉和主动脉顺序,用特殊的缝合线做端端吻合。
心脏移植
供体心脏在右房做切口同受体心脏吻合
上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端端吻合,供体心窦房结完好
心脏移植
2.异位心脏移植术:这一术式将不切除心衰患者的心脏,而将供心与受心形成并列缝合。移植后两个心脏按照各自的心率,不同步地收缩射血。其主要优点是发生排斥反应时,受体心脏仍可维持循环,等待再次心脏移植。但异位心脏移植术的术式复杂,并发症较多,因此仅在心衰患者伴有肺动脉高压,受体体重>供心者体重的20%,或找不到合适供体等特殊情况下才考虑施行这种手术。
心脏移植
异位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
合并症:感染:40~70%,是移植后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排斥反应
疗 效:
50%恢复工作
40%恢复心功能I级,
恢复正常生活
6年存活率达60%
心脏移植
我国心脏移植手术于1978年4月做了首例,其是一位38岁、风心病心脏瓣膜病的患者,术后109天死于排斥反应,上海瑞金医院张世泽医师执刀做的这一例成为亚洲第一例心脏移植术。近几年国内已有数十家单位开展了这一手术,手术成功率达80%,1年生存率96%,国内心脏移植术后最长存活者已达11年。
心脏移植
评价:感染和排斥反应是心脏移植术后死亡的常见原因。排斥反应分成:
1、超急期:术后即发生;
2、急性:术后5-7天发生,3个月内发生率最高。
3、慢性:晚期发生,影响长期生存。
为防治排斥反应,患者需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常需环孢素、皮质醇、霉酚酸酯等药物联合应用。心脏移植术是终末期心衰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心脏移植后50%可恢复工作,多数病例能恢复正常生活。
心脏移植
三、心脏辅助装置
其可单独替代右室或左室或双室功能的各种人工血泵。
辅助右室:右房引出,泵入
主肺动脉
辅助左室:左房、左室心尖
部引出, 泵入主动脉
心脏辅助装置
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应用
心外科术后
慢性心衰心脏移植过度期
AMI后等
评价
植入1~2年内存活率80~100%
心功能从IV级多数恢复到I级
随身携带的血泵放置在前腹壁
心脏辅助装置
并发症
发生率 30~90%
血栓栓塞10~50%
感染
心脏辅助装置
左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的三个阶段:
床旁临时左室辅助装置
携带式临时左室辅助装置
全埋藏式(永久型)左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是服装模特?还是顽固性心衰?
心脏辅助装置
是服装模特?还是顽固性心衰?

心室辅助装置
推车式电池
心脏辅助装置
(永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永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2004年世界首例置入永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永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2004年世界首例置入永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辅助装置
四、背阔肌心脏成形术
手术方式
1. 游离心衰病人背阔肌,并
进入左胸腔
2. 用背阔肌包裹左室、右室
3. 植入特殊同步触发起搏器
背阔肌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