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陆机?拟古诗?与古诗之比拟
关键词:陆机古诗拟古诗
摘要:把陆机的?拟古诗?与古诗作比拟,可以断定:陆机的?拟古诗?作于陆机入洛仕晋后。根据主要有三点:一、?拟古诗?融入了陆机入洛后的个人体验,偏爱于乡愁的描写;二、?拟古诗?中机拟诗改为:“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齐僮梁甫吟,秦娥张女弹。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四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高谈一何绮,蔚假设朝霞烂。人生无几何,为乐常苦晏。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从“闲夜命欢友,置酒迎风馆〞可以看出陆机根本就是举行宴会的主人。能举行这么大一场宴会,其主人的身份地位绝非一般人可比。陆机的拟诗还更大比例地铺写宴会之乐,只在享乐之际说出“为乐常苦晏〞一语,诗意强调的是快乐不常在,让人要“及时享乐〞,下言“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其意乃是恐时间流逝年华易老而功业未成,已无古诗自嘲怨艾之意,亦无古诗藉由自嘲所表现的深沉失志之感,更多表达的已经是一种比拟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古诗?青青陵上柏?云:“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以冠、带比喻达官贵人,写繁华热闹的洛阳城中,达官贵人互相探访,“冠带自相索〞中一个“自〞字说明主人公是处于冠带行列之外的。而陆机拟诗“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飞阁缨虹带,曾台冒云冠。高门罗北阙,甲第椒与兰。侠客控绝景,都人骖玉轩。遨游放情愿,大方为谁叹〞,反复描写的是都城中的繁华富贵,却丝毫没有古诗那份边缘人的痛苦,拟诗所强调的就只是“遨游放情愿〞,以“及时〞之遨游,排遣人生短暂之苦,显然已无原诗失志之怨。再如?拟明月何皎皎?,原诗主人公只是“客〞,为何漂泊在外,原诗并未言明。而拟作那么直言“游宦会无成〞,很显然是一位步入仕途且不如意之人。所以从这些内容来看,拟诗更符合陆机入洛后的身份,显然拟作应作于入洛后。
第三,从?拟古诗?的创作方法来看,?拟古诗?深受玄学“言意〞之辩的影响。通过对照古诗?涉江采芙蓉?与拟作可以看出,但凡古诗中的实景实物,陆机拟作亦用与之相对应的景和物进展置换,但“意〞却根本保持不变。如古诗“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陆拟为“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古诗“长路漫浩浩〞,陆拟为“山川阻且难〞;古诗“忧伤以终老〞,陆拟为“踟蹰独吟叹〞。总之,一篇之中,根本上是句句对应。但凡形象突出的地方,拟作和古诗都是根本对应的;但凡表现比拟抽象的情感和行为时,意象之间虽不能硬性对应,但“意〞还是根本相合的。可见,陆机在拟作古诗时给予了这样的尝试:将诗分析成“言〞、“意〞、“象〞三个要素,同一个意可以用不同的物象来表达。所以陆机在拟作时大胆抽取原作的“意〞,用自己新的“言〞和“象〞进展置换。而“言〞、“意〞、“象〞三要素与魏晋时期玄学有极亲密的关系。由此可知,陆机在创作?拟古诗?时对玄学是非常透彻理解的,否那么不可能纯熟地运用玄学观念去创作?拟古诗?。而陆机是入洛后才承受玄学思想的影响的。
陆机思想的最初来源,应当深受吴地文化传统影响。魏晋之际,河南江北一带兴起玄学,士族多空谈玄理,而河北江南地区仍固守汉儒传统,这一点前人多有论及。如唐长孺先生就曾指出:“其时江南自荆州学派星散之后还是继承汉儒传统,全未受什么影响,而与河北的经学传注之学相近。〞可见,儒学在魏晋之际的江南仍占主导地位,吴地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史料来看,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