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江苏省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doc
江苏省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省志愿者的管理,推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进我省志愿服务事业,依据《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务组织应开展志愿者培训工作,向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基本理念、志愿服务相关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为志愿者骨干提供专门的培训,努力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十九条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志愿服务组织应使用统一的标识,江苏志愿者主标识采用原中国青年志愿者的主标识(参考式样见附件4)。志愿者应佩带统一胸章。志愿者旗帜和服装以红、蓝、白为基本色调。
第二十条 志愿服务组织可在重大活动时或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宣誓。志愿者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十一条 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间累计和绩效评价制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项目结束后,一般应由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内容等签署意见,并由志愿服务组织予以确定后,为项目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证明,为注册志愿者在注册志愿者证上予以标注。服务时间为实际服务时间(不含往返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计量。志愿服务证明由省志愿者协会提供规范格式(参考式样见附件5)。
第二十二条 各级志愿者协会和志愿服务组织都应依据《江苏省志愿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维护志愿者的权益。
第二十三条 鼓励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进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可依托服务需求相对集中的社会公益机构,通过签定协议、命名挂牌等形式创建志愿服务基地。
第二十四条 提倡具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注册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组织指导下结成志愿服务专业团队开展服务。
第二十五条 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因过错给志愿服务对象造成损失的,由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志愿服务组织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志愿者追偿。
第二十六条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因自身过错给志愿者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在志愿服务中,志愿者因其他原因受到损害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协助其依法获得适当补偿。
第二十七条 注册志愿者可在志愿者组织指导下参加管理工作,成为管理型志愿者。发挥管理型志愿者和志愿者骨干的能动性。
第六章 激励和表彰
第二十八条 项目志愿者依据业绩可以参加其志愿服务项目的专项评选表彰活动。
第二十九条 志愿服务总时数累计达400小时的志愿者,可以凭志愿服务证明或注册志愿者证向所属县(市、区)志愿者协会申请核发志愿服务荣誉卡,已累计的时间应予以标注。志愿服务荣誉卡,由省志愿者协会统一印制(参加附件6)。
第三十条 各级注册审批机构应建立注册志愿者的星级认证制度,各级志愿者协会应建立奖章授予制度,依据注册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时间予以认证。
第三十一条 星级认证制度
注册审批机构根据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认定其为一至五星志愿者。
(一)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0小时的,认定其为“一星志愿者”;
(二)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60小时的,认定其为“二星志愿者”;
(三)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的,认定其为“三星志愿者”;
(四)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200小时的,认定其为“四星志愿者”;
(五)志愿者注册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00小时的,认定其为“五星志愿者”;
(六)注册审批机构对星级志愿者认定后,已累计的时间应予以标注;
第三十二条 奖章授予制度
各级志愿者协会根据“五星志愿者”认证后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授予不同级别的志愿服务奖章。
(一)注册志愿者自获得“五星志愿者”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200小时的,由县级志愿者协会授予奖章。
(二)注册志愿者自获得县级授予的奖章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00小时的,由市级志愿者协会授予奖章。
(三)注册志愿者自获得市级授予的奖章后,参加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800小时的,由省级志愿者协会授予奖章。
(四)连续专门从事志愿服务超过6个月的,经组织认定可直接授予市级奖章;连续专门从事志愿服务超过1年以上的,可视情况直接授予省级奖章。
第三十三条 各级志愿者协会主要依据志愿者的服务业绩,参考服务时间,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授予志愿者荣誉称号。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在省内工作、学习、生活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及外国人申请做注册志愿者的,由志愿服务组织会同有关部门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