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石钟山记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钟山记教案.docx

上传人:羹羹 2022/7/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钟山记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教学要点
1.驾驭"函胡/莫/识"等通假字;驾驭"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驾驭"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驾驭推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一.教学要点
1.驾驭"函胡/莫/识"等通假字;驾驭"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驾驭"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驾驭推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驾驭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争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见.
7.学****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本文在结构上采纳以议绽开,以疑入手,在表现手法上采纳
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驾驭的内容;
2.教时支配:二教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一.关于作者及作品


苏轼与王安石都是北宋人,苏从年龄上小于王,因政见与王
安石/司马光等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这种
政治遭受和长期在很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验,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
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示读课文,请学生留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正音正字:钟磬 莫夜 栖鹘 鹳鹤
2.生读课文,接着了解课文内容,思索下列问题:
(1).本文与<游>文一样,是即事明理的文章,这篇课文记了怎
样的事,阐明白怎样的道理?
(2).请生根据以上问题,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归纳:
本文记述了作者游历石钟山所视察到的状况,阐明白"事不目见
耳闻",不行"臆断其有无",既,对前人之说,不应迷信,应当采
取深思慎取的看法.
3.再读课文,接着思索并探讨:
(1).课文第一段作者摆出了郦元和李勃关于石钟山得名缘由的观
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归纳:
郦元说: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宏钟--水石相


搏发声说;
李勃说:扣而聆之,面声函胡,北音清越,FU止响腾,余韵徐歇
--石头发音说.
对这两种观点,作者有以下见解:
对郦元说,"人常疑之";
缘由: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
缘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缘由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声"与"KUAN坎镗TA之声"相应,"如乐作焉"
,故名.
3.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再读课文,依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