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识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2、采纳变序法学习课文1、2、3、9、10自然段。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的、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终进行归并。
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
映山红
青枣
青豌豆
财主
丫头
马齿苋
野葱
盐花
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板书设计:
盼
特别的感情
最喜爱荠菜
饿
谗
饥不择食
饱
胖
恶语嘲讽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生字新词。
2、变序学文,前后联系,探究缘由,凭借朗读体会“我”对荠菜的特别感情。
3、感受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以及“我”对自由的憧憬。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质疑
1、出示荠菜实物,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荠菜的相识。着重指出这是一种有苦味的草。
2、揭题,课题重点词是什么?依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课题。
3、质疑。荠菜是一种野菜,“我”急迫地盼望荠菜,可见“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指名读第一句话,说说读了课题和这句话,你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号。
筛选归纳:
(1)“我”对荠菜有着一种怎样特别的感情?
(2)“我”为什么会对荠菜产生特别的感情?
二、自读课文,感知“特别”
1、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读出自己的感受,特殊体会一下这份“特别的感情”。
2、沟通所得。
(1)提示要留意生字,重点是“豌”“掰”“绽”。
(2)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估计选择第9、10自然段,这两段集中描写了“我”对荠菜的特别感情。)
三、变序辐射,探因悟情
1、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这份“特别的感情”。自由朗读,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这份特别的感情?画一画有关词句。
2、沟通探讨。
出示句子:我最喜爱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1)点名读句子。为什么这样读?荠菜真有那么好吃吗?这个“吃”与这段第一句哪个词相呼应?(饥饿)
(2)前后联系,感受饥饿。
像我们现在是不会有这种饥饿的感受的,那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我”那饿得慌的生活。找找课文哪些自然段集中描写了“我”很饿?
自读。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我”很饿?
(刚……就 才……会 更别说 青 还没熟实在太饿了)
(3)再读句子,深化悟情。
“我”太饿了,特殊是冬天,而春天是充溢——希望的,各种野菜任你吃,这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草,别提有多好吃了。了解了“我”这样的经验后,再来读读这句话,“我”对荠菜的这种特别感情你们会体会得更深。(再次感情朗读,在读中悟情。)
出示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向广袤的田野奔去,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