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管控模式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1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管控模式的思考.doc

上传人:jiaxidong_01 2017/6/4 文件大小:1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管控模式的思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集团管控模式的思考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 时至今日, 已不可同日而语, 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已基本搭建。但是, 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根本保障的制度框架和组织结构, 却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探讨。当前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是源自于“白板”,而是由历史衍生而来,其当前的制度框架和组织结构是在利益最大化的取向下,从制度矩阵所提供的机会集合中衍生出来的。同时, 制度矩阵本身也在渐进地发生演化。运行特征制度框架特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 接收和处置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帮助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相应的制度框架也因此建立。首先, 为了实现国家的既定目标, 最大化回收政策性剥离不良贷款, 接收和处置政策性剥离的不良贷款均按照属地化的操作实施, 业务方面则主要采用授权管理的方式来实现, 同时加以考核制度的引导、人事制度和财务制度的配套等, 来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完成。其次, 对于国有企业债转股的管理同样采用属地化管理的模式, 通过派出董事、监事参与债转股企业的重大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原则包括:保值增值;一级法人、属地管理与授权管理相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此可见,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办事处在整个制度框架中具有足够的 2 信息优势,总公司对于办事处执行制度的衡量成本和监督成本则相对较高, 但由于来自于财政部、审计署等外部监督力量较为强大, 业务种类和制度执行目标相对单一, 人际关系的利益目标相对稳定等,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标实施效果相对较好。随着商业化转型目标的确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重组、收购和设立一些专业化子公司, 同时整合了资本金项下的部分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规模和性质进行分类管理, 管理方式主要包括:(1) 部分子公司由过去“总公司――办事处――项目公司”的管理模式, 转变为“总公司――子公司”的管理模式, 即总公司直接管理子公司, 减少了办事处的中间环节; (2 )部分子公司仍然沿用属地管理原则,由办事处负责管理;(3 )通过重组、收购或设立的子公司则全部由总公司直接管理。实践中,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仅根据控股公司规模和性质等改变了管理的路径, 而管理的方式并没有发生太多实质改变, 仍然沿用了对于办事处和债转股企业的管理模式,即沿用派出董事、监事参与重大经营决策,属地管理与授权管理相结合,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等管理原则。组织博弈特点从组织结构来看,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之初形成了总公司和办事处的二重结构, 后来这种二重结构逐步过渡至集团公司与办事处和子公司的三元形态。成立之初, 由于制度相对简单、目标相对单一、运行范围相对狭小, 而且当时的考核目标由财政部设立, 总公司和办事处的利益取向基本一致, 所以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可以部分地依靠人际关系间的稳定博弈来保障正常运行。随着办事处不良资产资源的日渐枯竭、主营业务的不够 3 明晰和信息优势的相对弱化, 其博弈力量也在逐渐弱化, 但是由于大多数办事处的情况基本一致, 大多面临着主业不突出、生存能力较弱和生存局面恶化的问题,所以办事处形成了简单多数而相对统一的博弈力量。同时, 在商业化转型的发展道路上, 子公司的数量逐渐扩大、重要性逐渐提升, 绝大部分子公司的管辖权拉直至集团总部, 逐渐弥补了因子公司数量较少而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