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振兴,乡村学生更需要我”
 
 
瞿民乾
教师周碧波,2012年被授予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被中国教师网评为优秀工作坊坊主;2019年8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们在一起。周碧波见证过一届届毕业生从这里走出农村,走向社会。她感慨万千:“对农村学生来说,知识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出路。”因此,周碧波和学生们的朝夕相处间,更多了一份爱心、一份责任、一份担当。为了做
好教育工作,她在老师、妈妈、姐姐等多个角色间无缝切换,虽然很累,但是她却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着,从不停歇。平凡的教育琐事就像一朵朵向日葵,在阳光下定能绽放成生命的花海。
正如路遥先生说的: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周碧波老师就是这样,对生活和理想始终充满虔诚与热情!
不懈地追求生活,
却从不奢望生活给予报酬和宠爱
自周碧波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在教学上认真思考,善于钻研。刚开始工作的她也曾平凡普通,然而爱心、责任、担当却渐渐成了促使她专业成长的动力,努力工作,把课上好成了她自然而然的教学行为,她说那股力量来自孩子们渴求知识的清澈眼眸。
坚持学习,笔耕不辍。周碧波老师的专注力极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难能可贵。各种教育反思、札记、随笔、散记、小故事等,不知留下了她多少个忙碌的日子。如今她依然持续记录着自己的教育时光。在朱永新的《致教师》中,她批注道:“多年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曾经读过的书已经渗透到你的生命中,成就了现在的你。”
勤于请教,反思不断。周碧波热爱钻研,遇到难题总是锲而不舍,积极请教有经验、有学识的老师。在每次的培训学习中,她总是走得最迟,将一直萦绕在心底的教育困惑问了又问,记了又记,笔记本用了一个又一个。她还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一有时间就寻找差距,精益求精。她的课堂都是反复锤炼、
雕琢的结晶。不仅如此,她还带领她的团队成员们一起反思,不断改进,她说:“研课磨课是教师成长的根基。”
关注课堂,实践不断。周碧波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深入研究。她“口中有声、眼前有景、心中有情”的朗读教学方法,深受广大师生好评。“懂、透、悟”三步阅读教学方法,成功立项为陕西省十三五规划课题。
周老师常说,教师的天地就在课堂,所以我们一定要基于课堂,反复实践,努力提高。要善于在课堂中施展才能,要锻炼把握课堂的艺术,尤其要重视课堂生成的自然性、突发性和敏捷性。
在工作室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每次评课时,她的笔记翔实,评论中肯、分析精辟、理论扎实。一提到课堂,她总会滔滔不绝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无私地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一大批成员也在快速成长。
不懈追求,收获不断。周碧波是一个不懈追求生活的奋斗者,更是一个不奢望生活给予报酬和宠爱的自足者。默默坚持的时光就像刻刀,岁月的岩石上刻着她永恒的信仰;真诚无私的付出就像笔,生命的长书中写着她无悔的青春。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很多人都曾问周碧波为什么不去西安发展,周碧波回答说:“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的振兴,我还是想留在乡村,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学生需要我。”
周碧波出生在农村,原生家庭带给周碧波的困扰既痛苦又无奈,初中时,她的语文老师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