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郑家窑,失落的陶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郑家窑,失落的陶乡.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7/12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郑家窑,失落的陶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郑家窑,失落的陶乡
蔚县的制陶史,从目前出土的文物考证,可以远推到仰韶文化时期。那些被蔚县博物馆收藏的陶器珍品就说明了制陶业在古代的蔚县境内曾经有过一个十分鼎盛的时期,其中郑家窑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制陶基地。
且不说郑影下,一片高低错落的房屋,像一幅天然的油画卷,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眼前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郑家窑村了。
将车子停放在路边,信步走在这古老青石铺就的街道上,感受着空气里泥土的气息,我才真正触摸到了历史老人的胡须。这里的街道和房子都是依地势而建,步步是坡,很少有平坦的去处,不由使人想起了山城重庆。
站在村中的最高点――玉皇阁上,郑家窑这一古老村落的全貌便可一览无余,鳞次栉比的屋顶,参差错落如棋子一般散布在塬上,煞是好看,村边那一座座圆锥状暗红色的建筑物依沟而建,点缀在高低有致的村围里,形成了一道饶有趣味的风景,这些就是烧陶器的窑址了。走进郑家窑村,便走进了一个陶的世界,一个陶的国度,这里的房屋、院落乃至地面都是陶的领地。这就是它的第二怪――郑家窑第二怪,房屋院墙瓦杂(有瑕疵的陶制品和陶片,俗称“瓦杂”)盖。
人们用那些缸、罐、管等的残次品建墙盖房,又用它们围成了院墙,并且在院墙最上面的一层陶管陶盆里,装上土,种上了一些花,摆弄出了他们这独特的“盆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盆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而且这样的“盆景”既环保又美观,还给这个小村增添了几分韵致。在一些小院和屋子里的地面上是由一块块黑光油亮的破碎陶片拼成的图案,我想那可能是最早的“地板砖”了吧!难怪这里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郑家窑,好地方,坛坛罐罐盖正房。儿时对此不太懂,只是好奇,现在我却终于明了了它的含义――这些陶器既是郑家窑人的经济来源,也是他们的“建筑原料”。
如今,望着那些几经兴废的窑址,我的心里油然生起一阵莫名的惆怅。
虽然我们在来郑家窑之前已做了一些功课,初步了解了一些有关郑家窑的资料,但当我的脚踏踏实实地踩在这片土地上,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它的气息时,心里不免还是有些失落,一度辉煌且历史久远的陶乡,现如今却是满目的萧条,满眼的苍凉,我们的脚步追随着目光搜索遗迹,就像在寻找丢失的孩子一样,心扯痛着,眼里蓄满泪水……
唯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尚且还能看到几处保存较好的烧制陶器的窑址和那些由缸缸罐罐盖起来的房子以及围起的院墙,它们虽然饱经岁月销蚀,依然以其独特的景致迎接着我们。
时值中午,我们终于找寻到了陶乡很有名望的老艺人,令人遗憾的是年已古稀的老人,已将以前的记忆丢失了,尽管他热情地和我们攀谈,但言语却有些语无伦次,然而他那份纯朴却没有丢失。老艺人的儿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交谈中得知他家是世代的制陶之家,只是到了现在,迫于多种原因,也已放弃了这门祖传的手艺。从他的眼神和话语中,我能体会到他对制陶的那份情感――
郑家窑,原名正嘉尧。据传说,后来因有一位姓郑的陶匠在这里制陶发了家,才被改为现在的名字。经专家研究考证认为,早在唐代甚至更早,这里就已经开始烧制黄釉、绿釉和三彩釉的陶器了,并在辽代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将蔚县境内各处出土的唐代陶器与这里古窑址挖掘出的陶片做一比较,专家发现无论是材质、形状和釉色都十分相似。由此可以断定,郑家窑的先祖们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这一宝贵的手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