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docx

上传人:夜紫儿 2022/7/1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元节的由来及习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元节的由来及****俗
民间农历七月称之为“鬼月” 七月十四(有的是十五)称为“七月半”,俗称“鬼节”。节日的庆祝活动有的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头,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鬼节,又称亡人节、月半。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

中元节的由来及****俗
民间农历七月称之为“鬼月” 七月十四(有的是十五)称为“七月半”,俗称“鬼节”。节日的庆祝活动有的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头,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鬼节,又称亡人节、月半。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祀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思念。亡人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一样,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祀。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叨念:“某某来领钱。”最终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準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道教信任那一天,地狱大门翻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到人间来承受奉祭。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处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损害,便在这一天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燃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有的上坟扫墓,祭把祖先;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燃烧纸钱;有的以诵经作法等事进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或祈求鬼魂帮忙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苦痛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