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网络空间安全.ppt

格式:ppt   大小:3,10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网络空间安全.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6/20 文件大小:3.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空间安全.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7-6-20 第1页开课:如何给开课:如何给《《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安全) (安全) 》》下定义下定义? ? 西南交通大学何大可网空定义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安全 CSCSI 2017-6-20 第2页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提提要要一一. . 申明,背景与需求申明,背景与需求二二. . 定义定义《《(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三三. .《《(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安全 CSCSI 2017-6-20 第3页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一一. .申明,背景与需求申明,背景与需求申明: 我没参加学科申报。如果与申报材料雷同,算我无意间“抄袭”。如有与其不同的说法,也没有“捣乱”的故意。背景与需求: 政治的——特别是访美,达成的有关共识; 国际法的需求——美国政府与 MS 的诉讼; 技术的——现实世界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全球网络( 有线/无线)相联,企业跨国渗透,按“国”边界模糊; 教学需求——希望适合大一新生、“定义”相对简短, 适应后续教学单元安排,与传统“信息安全”教学内容的衔接。 CSCSI 二二. . 定义定义《《(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做好网上舆论工作,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培养网络科技领军人才的上述表述——隐含了限定词; 合作与对抗的主体是国家; 防护的重点对象是国家的主要信息系统; 执法、监管范围是国家主权领域内的设施; 技术防护需要有“边界”,或从全球网络中“切割出”一块相对独立、可防护、管控的局部; 方便教学组织的需要; …… CSCSI 国家层级的网络空间示意图 CSCSI 二二. . 定义定义《《(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续) (续) 国家网络空间(以下简称网络空间, Cyberspace ) 是指该国运营、许可运营、以及按传统主权疆域依法管制[注1]的全部网络信息系统的总体, 它包括地理位置超越其领土、领海、领空的通信设备比如海底光纤、地球卫星以及无线传输介质(声、电磁波、可见光等),和分布在全世界的上述信息系统的用户(包括设备和使用者, 如使领馆及出访元首)。注意:网络空间包括可以利用载波传输数据的公众电力网——它几乎和所有网络信息系统连接并且侦测后者传输的信息,以及信息可外泄的单机、非始终联网或非实时联网的数据存储设备如手机、 U盘、 U-key 、相机、录音机。网络空间已被公认为与领土、领海、领空(天)并列的国家新维度疆域[注2], 是国家的战略必保之地。[注 1] 美国安全部门以反恐为由要求微软提供其位于欧洲某国服务器数据遭到微软拒绝的诉讼将成为涉及网络空间国际法的重要案例。[注 2] 可称为第四或第五维疆域,说法不统一。 CSCSI 三三. .《《(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安全网络空间安全(Cyber Security) 指网络空间面临的所有安全问题。与信息系统安全概念相比,网络空间安全具有如下特点: 网络的复杂性——“全部网络信息系统的总体”决定了网络空间中的网络在地域分布与拓朴结构上的复杂性,也导致相关信息总体必然具有大数据的特点。信息涉及面的广泛性——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个人隐私等等。在 21世纪,现实世界的行业或事体很难有“不触网”的了。隐形连接性——信息可泄漏的单机、可转移信息的相机、录音机……进一步,网络或单机用户的脑电波的可探测、可解读性也在提升(从测谎,指挥假肢,亲属、孪生同胞的感应发展到?)。隐形关联性——部分用户既是涉密网络、也是普通网络的用户, 导致物理隔离的信息网络之间存在关联性,比如用户选择登录口令的思维方式、键盘击健习惯等。其实,这在技术上也是大数据问题。进一步,网络(密码)设计者的设计思想也提供一种关联性——如果其设计用于不同网络系统(已经有管理的防护政策)。 CSCSI 《《(国家)网络空间(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特点安全特点内部存在对手——如同现实社会一样,亿万用户中难免有少数这样的人:他们或因政见或价值观与国家的相悖,或被敌对方收买,或为个人名利向政府或金融等网络的安全防护系统发起挑战,获取重要信息加以利用。出于第一种原因的典型案例自然是美国的棱镜门——斯诺登事件。外部的对抗性——世界上国家之间除了合作之外,总有竞争、对抗的一面,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对抗反映到网络空间首先是“知己知彼”的“知彼”,即尽可能多地获取对手的关键信息。而网络战则是这种对抗的激烈形式或真实战争的开路先锋。事实上,世界上众多国家已经成立了网络部队。近二十年来,美军的网络部队已经多次参加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