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ppt

格式:ppt   大小:654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18 文件大小:6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
第1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古典诗歌的表现技巧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叙事用典
渲染烘托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巧用修辞
诗眼炼字
第2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关于古典诗歌中的诗化自然
第1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古典诗歌的表现技巧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叙事用典
渲染烘托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巧用修辞
诗眼炼字
第2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古典诗歌的题材分类
山水诗
惜别诗
思乡诗
边塞诗
闺怨诗
咏物诗

第3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古代诗人经常游览山水、写景言志,山水田园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后的精神家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一般来说,山水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在幽静中透着闲适,表现一种置身田园的欣喜;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在***乡野的比较中,表现一种看透红尘的大度;或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看似恬淡寂静的环境中掩不住诗人诗无奈忧伤的情怀。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山水田园诗
第4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不难看出洋溢在诗人心底的快乐。
第5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山谷秀美、山峦清净、空气清新、和润阴凉、自然幽雅。自然明快,清谈秀丽的诗中折射着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悠然。
第6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划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训练:
第7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练****读下面王维的诗,回答问题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2)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第8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提示:
“众鸟”都“飞尽”,“孤云”也飘远,“尽”“闲”将动的世界带走,读者亦随之进入“静”的世界,看到了一个满心寂寞而“独坐”出神的诗人形象。
第9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蓬底独斟时。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溪上人”闲适的心情和隐逸的乐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诗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
提示:
深山僻水,风风雨雨,气氛是凄清的;形单影只,以酒为伴,垂钓者是孤寂的。看似闲适自乐的背后,隐藏着孤独寂寞的心情;潇洒旷达的背后,隐含着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10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那些复杂的感情?
,以动衬幽,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
“叹息”一是壮士空老,报国无门;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怠尽,顿感寂寞惆怅
第11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提示:
以乡村秋夜的凄清表现内心的孤独寂寞,以独出门前的举动来排遣烦闷,以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来表现惊喜。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第12页,讲稿共14张,创作于星期日
总结:

清新 宁静 优美 凄清 寂寥 苍茫

闲适 淡泊 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