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心肺复苏时心律失常的处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肺复苏时心律失常的处理.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7/19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肺复苏时心律失常的处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肺复苏时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肺复苏时的心律失常包括引起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和自主循 环恢复后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和复苏后存活率的主 要影响因素,因此正确识别和处理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一、先电击还是先按压 猝死主要原因是室颤,心肺复苏时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肺复苏时的心律失常包括引起心脏骤停的心律失常和自主循 环恢复后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骤停和复苏后存活率的主 要影响因素,因此正确识别和处理心律失常尤为重要。
一、先电击还是先按压 猝死主要原因是室颤,心脏停搏分三期,室颤期:一般持续4分 钟,持续时间及波形是决定CPR和电除颤优先次序的因素,只有室颤 ±,和振幅达到〉,除颤才有效;循 环期:4—10分钟,此时需要髙质量CPR再除颤;代谢期:10分钟以 后,此时再高的除颤能量也无效。
当室颤发生时,室颤波形随时间延长,幅度和频率都快速下降, 最终成一直线。院外急救,因到达现场时间长,通常已见不到室颤波。 在院内,许多药物会加快室颤波幅度和频率的下降。
2015年AHA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AED时, 对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提 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 AED 时,应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 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二、电除颤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1、电击能量不足:单向波的除颤器的最大能量设计多为 360J, 双向波的除颤器一般为200J。一般选择单相波除颤器能量为300~ 360 焦耳,使用双相波时,以
150~200J为宜。
通常许多参与现场抢救的人员并不熟悉自己所使用的除颤器属 于哪种类型的除颤器,如把单相波的除颤器误认为双相波除颤器,导 致选择电击能量不够,因此建议对室颤患者选择的除颤器能量为所用 设备的最大能量。
2、 电极板位置:除颤效果最好的电极板与胸部连接的位置是前 后位,适用于侧卧位实施手术中发生室颤及预先在胸壁粘贴上电极的 患者。
临床上常用的是前侧位,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如横位心和垂 直位心、右位心、胸腔积液、腹水及心包积液等)的影响,在除颤效 果不佳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些因素,此时调整电极板的位置(后移或下 移)再行除颤。
3、 除颤设备问题:除颤器没有进行常规维护,需要时出现设备
故障。防止办法就是每天常规维护,使除颤器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4、 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除颤器的性能不熟悉,操作不熟练。 除颤时电极板位置安放错误、忘涂抹导电膏、没充电按下放电键、放 电的瞬间抬起电极板造成空放电等。防止方法是平时反复训练。
5、 除颤时间问题:目前我国公共场所的AED安置极少,当医务 人员除颤器到达时,其心脏停搏时间通常超过3 min ,大多在1 0 min 以上。
按照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应立即开始CPR,并视患者情
况,在AED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若仍不成功,此时可
通过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及胺碘酮应用后再行除颤。
6、原发病或诱因:复苏时由于导致患者室颤的原因未确认和解 决也是导致室颤除颤成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