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文档名称: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ppt

格式:ppt   大小:919KB   页数:9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ppt

上传人:核辐射 2022/7/19 文件大小:9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乐死与临终关怀.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乐死与临终关怀
(二)现代脑死亡
原发于脑组织的严重损伤或脑的原发性疾病,致使脑的全部技能丧失而导致的人的死亡。
其显著特征是“不可逆昏迷”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哈佛大学的脑死亡标准
(1)深度昏迷,轿车里,这辆停在底特律郊区的一座公寓楼后面,65岁的退休病理学家Jack Kevorkian 住在那里。Kevorkian将呼吸器面罩套在H的脸上,将面罩上的一根塑料管子连在装有一氧化碳气体的圆柱体上。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死亡天使”(续)
Kevorkian将一根线放在H的手上,线的另一端是个夹子,夹注塑料管,不让一氧化碳气体流动。H猛拉这根线,使夹子松开,然后,吸入流进面罩的一氧化碳。20分钟后,H死了。H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是一种退行性神经障碍。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死亡天使”(续)
他全身麻痹,甚至不能吞咽,不能吸水,他的唾液会进入他的气管,使他窒息。他极度痛苦,去找Kevorkian,要求他帮助结束生命。在1993年7月1日制作的录像带中,H说:“我要结束这一切。我要死。” Kevorkian答应帮助他。H是1990年以来Kevorkian协助自杀的第20个人。
1999年4月13日,Kevorkian被裁定犯有二级谋杀罪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听任死亡:反对安乐死的依据 (: Ethics Thoery and practice)
遗弃患者;
发现治愈方法的可能性;
选择死亡的不可能性(医学存在的理由在于拯救生命);
对上帝的神圣安排的干预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仁慈助死:反对安乐死的依据 (: Ethics Thoery and practice)
违反理性(病人根本不可能作出合理的决定);
宗教理由(任何人都没有伤害无辜者生命的权利,即使后者要求赐以一死);
多米诺论据;
公正理论(这岂不是将可怕的罪过和情感的重负加在不得不实施这一行为的人身上?);
发现治愈方法的可能性;
以临终关怀取代之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7、如何认识与恰当对待安乐死 —— “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
(一)正确认识安乐死这一概念
(二)进行死亡教育
(三)加强安乐死的立法研究
*
*
王云岭 医学伦理学研究所
案例1:农药致死的“安乐死”
河南省宁陵县54岁的刘沙波与其妻吴秀云结婚3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1993年12月吴秀云被确诊为肝碍晚期。病情不断恶化,使她常常疼痛难忍。吴秀云曾多次求丈夫找来安眠药,欲安乐而死,但丈夫刘沙波都将妻子说服。1994年9月8日夜,吴秀云又由于疼痛而在床上翻滚不停,吴秀云央求丈夫找药来尽早结束痛苦,刘沙波不忍妻子痛苦欲绝的样子,可又一时找不到安眠药,他就倒了半杯农药递给妻子,吴秀云将农药全部喝下,在丈夫的怀抱里死去。吴秀云给子女留下了一封遗书,表示是自己让刘沙波为自己实施安乐死,并表示这是自己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宁陵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刘沙波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判有期徒刑三年
案例2:棉被窒息的“安乐死”
陈莉是苏北淡庄村村民。她于1985年与杜海芝结婚,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并育有一子。1993年7月,陈莉的丈夫杜海芝不幸被发现患了肝癌。妻子陈莉到处求医,希望他能够活下去。然而,虽经积极治疗,但杜海芝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到了无法治救的晚期。杜海芝多次想自杀,他曾把菜刀、剪刀藏在枕头下边,也曾企图用腰带上吊自杀,但都被发现而自杀未成。晚期癌症的疼痛使杜海芝不堪忍受,他多次请求早点结束这一切,请求早死。1994年1月3日的晚上,杜海芝不断陷入昏迷,于是陈莉用棉被蒙住了丈夫杜海芝的头,用布带套着他的脖子,洗衣板抵压着他的咽喉,不久,杜海芝便死去。1月15日陈莉以故意杀人罪被公安局逮捕。经审理认为被告陈莉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但由于死者的疾病不可医治,患者本人也有早死的请求以及这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较小,因此,依法从轻处罚,判被告人陈莉有期徒刑三年
一、对现有安乐死定义的分析
(1)“无痛致死”和“无痛引致快速死亡”。
缺陷:“无痛”和“快速”都不是安乐死的定义的必要条件。可有大量的反例论证。
反例1:
粗心的医生由于疏忽,错把某种肌肉注射的药物按静脉输入给药,引起患者“无痛而且快速”的死亡。
反例2:一场意外的车祸导致一个人“无痛和快速”的死亡。
反例3:“无痛而且快速”的谋杀。
反例4:希特勒的“安乐死”正是利用了这种意义不明确的定义去使用这个术语。
希特勒的“安乐死”计划从二战前开始筹划,到1939年9月1日通过了一项法令而全面开始实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