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docx

上传人:jsyhqk 2022/7/21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下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下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26-—29。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八下历史第5课 三大改造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26-—29。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开展,,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同时,,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展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根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根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获得历史性成功的重要标志。 (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藏,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才能,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对于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不是非常理解的。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根底知识: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③三大改造的本质、意义和缺点。     (精品文档请下载)
过程和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根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我党创造性开拓了一条适宜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三大改造的本质。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 习 新课 
农业、手 工 业 合 作 化 展示资料: 一位老人在去世前将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让他们每人把一根筷子折断。三个儿子都很轻松地做到了。然后,老人把三根筷子捆在一起,(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个儿子都未能折断。从上面这
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故事中的
寓意和土改后农民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没有一样之处?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 阅读教材上的事例,理解农业改造的历史。 (精品文档请下载)
  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探究当时
的历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才能.      
 公私合营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公私合营开场的时间。设问: 
在公私合营时采取了什么措施?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课文,探究问题。在
阅读课文的根底上探究如下问题: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三大改造期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