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 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深入地领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感觉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
23*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蓄、纠、缠”等 12个生字,注意多音字“宁、要”的读音。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深入地领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感觉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经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觉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梅兰芳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生:梅兰芳)对,他就是我
国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近梅兰芳,去认识这位京剧大师,聆听他身上的故事。
二、资料简介
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 1894年)出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中国
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 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
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于 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
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 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
院院长,1953年,任中,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梅兰芳
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 67岁。
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拥有独到风格的艺术派别,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为“京剧四大名旦”。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感知内容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经过哪几件事来体现的?明确:梅兰芳先生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表演京剧。
1)梅兰芳走开上海到香港避居,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2)梅兰芳蓄须,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3)梅兰芳卖房,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4)梅兰芳自伤身体,拒绝为日本人演出。
四、品味探究
自主学习,初步感悟。
画下感悟深刻的地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沟通反应,自主思考。
1)为什么梅兰芳不登台演出,而是关紧门窗,拉上窗帘,在寓所细声吟唱?
2)为什么梅兰芳要蓄须?
3)为什么梅兰芳宁愿卖房度日,也不接受戏园子老板开出的优厚的条件?
4)梅兰芳的民族气节体现在哪里?
研读重点,深入感悟。引导学生联合句子抓重点词谈感觉。(1)指名学生朗诵2-7自然段。
(2)找出文中体现梅兰芳民族气节的句子。(3)多媒体展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