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海水晒盐的历史
人类生存养分中不行缺少盐。人类以盐作调料的历史不行考,中国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 4000 余年前的夏代。进入封建社会,盐、铁成为国家两项重大的官营商品。盐、铁官卖,一方面可以保证供给,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家海水晒盐的历史
人类生存养分中不行缺少盐。人类以盐作调料的历史不行考,中国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 4000 余年前的夏代。进入封建社会,盐、铁成为国家两项重大的官营商品。盐、铁官卖,一方面可以保证供给,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和调整阀门。
早期海盐,是支起大锅用柴火煮熬出来的。汉、魏以前的历史书上多有“煮海为盐”的记载。开拓盐田,利用太阳和风力的蒸发作用,晒海水制盐的工艺, 比起煮海为盐,是很大的进步。
我国是海水晒盐产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盐田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有盐田
37.6 万公顷。年产海盐 1500 万吨左右,约占全国原盐产量的 70%。我国有名的盐场,从北往南,有辽宁的复州湾盐场,河北、天津的长芦盐场,山东莱州湾盐场,江苏淮盐盐场以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的南方盐场。每年生产的海盐,供给全国一半人口的食用盐和 80%的工业用盐。还有 100 万吨原盐出口。我国海盐业对国家的奉献是很大的。
海水制盐并不是原盐生产的唯一来源。事实上,世界原盐产量中,海盐只占20%多一点,80%左右是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的矿盐。
海水晒盐,节约燃料。但是,海水晒盐受天气限制,占用大量平坦土地,劳动条件格外困难,生产效率低。在工业化的现代,原为先进的工艺,变成了落后的工艺。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印度和少数气候条件特别适宜的国家大规模海水晒盐。在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一些格外干旱的海岸地区,使用自动化机械进展海水晒盐,生产效率极高,一个盐场工人年产原盐 7000 吨。这样既节约能源又有高效率的海水晒盐工艺是很先进的工艺。我国的很多盐场,也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大为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我国海水晒盐业开拓了宽阔前景。
1、在渤海沿岸的一个晒盐厂,破旧的“值班房”~
2、海水晒盐的大盐池,四周有几十,上百个这样的盐池~
3、很辛苦的工人,为了防止盐粒结晶成大块,所以在用“犁”把大块的盐粒弄松~
4、为了防止下雨稀释海水,盐池边上有一小机房,拉动这综绳就可以用东西把盐池盖住了,兔子不明白为何不用这自动化的东东拉那“犁”,那样工人就不用在烈日下那么辛苦~
5、从绳子上蹭下的盐粒~
6、盐池底已经有很厚的一层盐结晶~
7、这个盐池抽去水,预备“收获”了~
8、工人推的就是大颗粒的盐~
9、把盐粒推到一台泵的地方~
10、再与浓盐水混合,用管道泵到远处~
11、已经成一个“盐山”了,盐粒留下,浓盐水在下面的管子流回去~
12、很多已经“丰收”完的“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