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为中国而设计—西方建筑大师与中国建 筑.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为中国而设计—西方建筑大师与中国建 筑.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为中国而设计—西方建筑大师与中国建 筑.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选择了九位世界顶级建筑大师,以及他们在中国设计的九座重要建筑,通过影像记录这些大师与中国共同完成当代建筑奇迹的故事!
这些建筑师分别来自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他们设计的这些建筑则从1978年的香山饭店起,直到今天的奥运建筑,整整跨越了三十年的时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向世界迈进的印证。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的巨变,使我们能够更自信、更从容地立足于世界。今天的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这里必将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并深刻影响整个世界。
三十年前,当香山饭店落成的时候,建筑师贝聿铭或许想像不到中国建筑的发展会如此迅速——几年前,国家大剧院方案招标,向全世界的优秀建筑师进行了一场总动员的预演;北京2008年奥运场馆招标,则掀起了国际建筑界一场真正的奥林匹克竞赛——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家设计单位报名参加了这场角逐。从华裔境外建筑师到今天普利策奖年轻的获得者,我们面向世界的视野正在无限的打开!
   贝聿铭、安德鲁、库哈斯、赫尔佐格、德梅隆、诺曼·福斯特、扎哈·哈迪德……这些闻名世界的建筑设计师,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中国而设计!
   从国家大剧院,到金茂大厦、到央视大楼、从水立方和鸟巢,到首都机场新航站楼,每一个都是当今世界建筑的杰作!本系列片将展示这些建筑奇迹诞生的过程。
纸上草图如何演变成真实的伟大建筑;设计师如何完成科技与艺术的考验;施工者如何战胜他们从未遇到过的困难;那些重要的决策者,又是如何有魄力与眼光,在关键时刻做出重要的决定,将一一揭示历史的细节。
以重大建筑项目和它们来自境外的设计师为线索和切入点,远赴境外对建筑师和他们的事务所进行深度采访;透过具体的历史情境,从立项、设计到施工,重现建筑奇迹曲折的诞生过程;通过回访和调查,揭开境外设计师成功的秘密,并把建筑设计同宏观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展现本土建筑师在竞争中的成长和贡献,解析建筑同社会文化的关系。
世界顶尖的设计师、世界顶尖的事务所、世界顶尖的建筑!第一部关于中国建筑奇迹的大型纪录片。这是一部由中国人主宰的、举世瞩目的建筑故事。
这是一次视觉奇观的盛宴:从国内到国际,建筑的形式已今非昔比,将以国内建筑奇迹为核心,兼顾海外,用视觉解读、展示建筑造就的视觉奇观!
这是一趟艺术与历史的奇异旅行:从国内到国际,从艺术到思想,从过去到未来,全方位解读建筑的意味!
安德鲁与国家大剧院
2007年9月25日晚7点,位于天安广场西侧人民大会堂旁边的中国国家大剧院第一次拉开了它舞台的大幕。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能在这一天来国家大剧院看戏是无比的幸运。因为这家剧院从最初的方案到最后的施工整整经历的49年时间,那么它为何而建?又发生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让人们没有想到在现在这个舞台的下方就增经隐藏着一个中国建筑史上最深也是最危险的大坑。
由于国家大剧院所处的特殊区域位置和背景,这个项目曾被媒体称为是“上个世纪全世界最后一个大型项目”,并从立项开始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但是它什么要设计成椭圆形?为什么整个方案经历了三次竞标两次修改?。
保罗-安德鲁30岁时就获得国家建筑师文凭,之后一直在巴黎机场公司工作。多年来,安德鲁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国:与人合作的法国巴黎“新凯旋门”德方斯的大拱门、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终点站、中国广州新体育馆……当然,最多的还是飞机场:巴黎戴高乐机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机场、埃及开罗机场、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机场、日本大阪关西机场、文莱机场、中国三亚机场、以及上海浦东新机场等等。而在此之前,这些地方许多还是不毛之地,他的精湛技艺让这些陌生的名字变成了世界性的新地标,安德鲁以其充满活力的设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被评价为一位世界著名的未来派风格设计师。
1998年7月,国家大剧院竞赛第一轮在历史博物馆拉开了序幕,立即吸引了来自10个国家的36个设计单位参赛,一共提交了69个方案参加评选,组成空前壮观的参赛方阵。
1998年8月,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了第一轮设计方案的模型。专家委员会由11位评委组成,其中8名中国人、3名外国人。大剧院业主委员会也发布此次竞标的原则。第一,是它是世界一流的剧院,第二,它不能抢过人民大会堂。
1999年7月,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终于得出了最后的结果——由法国设计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圆形方案获得了最终胜利,获准成为国家大剧院建设方案。
2001年12月13日,大剧院在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4年,
国家大剧院所处的位置在长安街南侧,在北京的核心地带。按照北京的整体规划的要求,大剧院的高度不可以超过人民大会堂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