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格式:ppt   大小:3,925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4 文件大小:3.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一、原子轨道
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1)主量子数(n):主量子数就相当于电子层,n可以取任意正整数;
(2)角量子数(l): 分子中的价电子有σ轨道上的σ电子,π轨道上的π电子和未参与成键而仍处于原子轨道中的n电子。
四、基本概念
第1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1、生色团
分子中能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结构单元称为生色团,其含有非键轨道和π分子轨道的电子体系能引起n π*和π π*跃迁。
2、助色团
助色团是一种能使生色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如—OH、—NH2、—SH及一些卤族元素等。这些基团中都含有孤对电子,它们能与生色团中π电子相互作用,使π π*跃迁的能量降低并引起吸收峰位移。
C=C
C=O
C=C—O—
—N=O
第12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3、红移效应
某些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NH2、—OH、—Cl、—Br、—NR2、—OR、—SH、—SR等)之后,吸收峰的波长λmax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这些会使某化合物的λmax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的基团称为向红基团。
3、蓝移效应
某些生色团(如C=O)的碳原子一端引入一些取代基(如—CH2、—CH2CH3等)之后,吸收峰的波长会向短波长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蓝移效应。这些会使某化合物的λmax向短波方向移动的基团称为向蓝基团。
第13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位于分子轨道中不同轨道的价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处于低能级的价电子吸收一定能量后,就会跃迁到较高能级(反键轨道)。在可见—紫外区的跃迁包括σ σ* 、 n σ* 、 n π*、 π π* 跃迁等。
电子能级和跃迁图
σ*
σ
π *
π
σ*
n
π *
n
σ
π
n
σ*
π *
成键
成键
反键
反键
未成键
能量
第14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15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五、光的基本性质
第16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1、 波动性:光以波动形式传播,例如:光的折射、衍射、偏振和干涉等现象。
λv=c
其中, λ——波长;
v——频率;
c——光速
粒子性:光是由光量子组成的,光量子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
E=hv=hc/λ
其中,E——能量;
h——普朗克常数,×10-34J·s
第17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2、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
可见光:从紫色的400nm到红色的760nm
紫外光:< 400nm
红外光: >760nm
第18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互补色光:两种适当颜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颜色光叫做互补色光。
第19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六、郎伯-比耳定律
(一)物质对光的吸收及吸光度
I0= Ia+ It+ Ir
I0= Ia+ It(Ir忽略不计)
I0
It
Ia
Ir
第20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透过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
T=It/I0
溶液透光度越大,则对光的吸收越小;反之则越大。
2、吸光度A
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
A=-lgT=lg(1/T)= lg(I0/ It)
吸光度越大,表示该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越大。
1、透光度(或透光率与透光比) T
第21页,讲稿共39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朗伯-比耳定律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吸收定律。它由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联合而成,故又称朗伯-比耳定律。
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溶液时,由于溶质吸收光能,光的强度就要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溶液对光的吸收作用,其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厚度的乘积成正比,这个规律通常称为郎伯-比耳定律,也称作光吸收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