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文档名称:

第五专题“生死”概念与死亡诊断标准.ppt

格式:ppt   大小:2,395KB   页数:5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五专题“生死”概念与死亡诊断标准.ppt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2022/7/24 文件大小:2.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五专题“生死”概念与死亡诊断标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专题 “生死”概念与死亡诊断标准
生命复苏和维持技术
生命和人的概念
死亡概念
死亡标准
Nancy Cruzan Case
南希24岁,女,1983年1月11日午夜,在密苏里的一条偏僻乡间公路上开车失控,从车中被抛出10米但并不具有自我意识的潜能。
它们在黑暗的子宫内,与人没有任何社会互动,并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至多具有“发展”为人的生命的潜能。
社会层面和社会属性
人的人格生命(human personal life)。
Person这个词的词源学意义很具有启示性。其本意是演员所戴的面具,它一般用于表示任何人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从社会层面可以人的生命定义为:“在社会关系中充当一定社会角色的实体”。
婴儿一出生就处于人际关系中,与他人发生互动,并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与胎儿有根本区别。
人的概念
人是在社会关系中充当一定社会角色的具有自我意识的实体,这个实体的生物学层面由人类基因组、人体和人脑构成。
生物属性、意识(自我意识)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的概念的界定意味着在大脑基础上的自我意识或意识能力是判断一个实体是人或一个人是否已经死亡的关键。
如何对待:尚未成为人的生命-人-失去生命的人?
第三节 死亡的概念
1.日常用法
垂死的行为和事实;动物或植物生命机能的最后终止。死亡的状态;部分生命的丧失和休止。
2.法律定义
自然死亡:生命的终止;不再存在;
非自然死亡:“剥夺公民权终身”的死刑判决和“暴力死亡”。

死亡是一个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濒死期:身体濒于停止生理机能的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
临床死亡期:临床判断死亡的时期,这是器官水平上的死亡。现在有传统心肺死亡标准和现代脑死亡标准。
生物学死亡期:在临床死亡后,进入机体细胞和组织坏死的时期,直到代谢完全停止,生命现象彻底消失,是细胞水平上的死亡。
“死亡”是什么?
一种状态
一个时期
一种现象
一种行为
一个事实
第四节 死亡的诊断标准
传统的心肺死亡标准
现代的脑死亡标准
确定科学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死亡诊断标准选择的伦理历程
伊历·维列特案
伊历·维列特案是法国一位男青年,家住巴黎西南的奥尔良市。
因失恋精神大受刺激,独自进郊区野层林,吞服50多粒安眠药,并喝了半瓶威士忌酒,导致昏迷。
后被人送往附近的一家医院,医生珍视发觉已经停止了呼吸,认定已死亡,于是签署了死亡证书。
当器官移植手术开始时,一个机警的助理人员发现死者尚有微弱呼吸,于是,马上把他送回医院急救,终于把他救活。
一、传统的死亡标准
心肺死亡标准,脉搏、呼吸、血压的停止或消失。
“心死”
“肺死”
“心、肺死”
《世界医学协会悉尼序言》:在大多数国家,死亡时间的确定将继续是医生的法律责任。通常,他可以用所有医生均知晓的经典的标准无需特别帮助地确定病人的死亡。
人类对传统死亡的认识
石器时代的壁画。
1951年,《布莱克法律词典》也采用了类似的标准来定义死亡:“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
《牛津法律大辞典》也认为,“对于大部分法律问题,认定死亡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心跳、脉搏和呼吸的停止。”
传统死亡标准的局限性及伦理问题
局限性:
死亡判定不准确,表现为两个方面。
伦理困境:
对死亡的判定不准确,使得医务人员面对濒死病人,对何时停止抢救这一问题陷入困境。
影响到医学新技术的采用。
经典案例
1919年10月27日,吞服中枢抑制剂自杀的德国护士米娜·布朗,在心跳、呼吸消失后经过检查确定为死亡,但在入殓之后,警察打开棺盖例行尸体照相时发现“死者”喉部有轻微活动,立即送去抢救,复苏成功。
1962年,前苏联著名物理学家朗道遇车祸,4天后心脏停止跳动,血压降为零,但经过医师的抢救后心脏又开始跳动。第二周他的心脏又停止跳动3次,每次都“复活”了。直至1968年,因过量使用药物使肠子受损才死亡。
二、现代的脑死亡标准
原发于脑组织的严重损伤或脑的原发性疾病,致使脑的全部机能丧失而导致的人的死亡。
其显著特征是“不可逆昏迷”。
哈佛大学的脑死亡标准
(1)深度昏迷,对外部刺激和内部需要无感知和反应;
(2)没有自主的肌肉运动和呼吸;
(3)各种反射消失;
(4)脑电图电波平直。
要求以上四项在24小时内反复测试,结果无变化,并排除体温低于3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情况
脑死亡、植物状态与心肺死
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脑死亡: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
植物状态:大脑皮层死亡或部分死亡。
心肺死:心跳、呼吸现象的消失。
心肺死与脑死亡发生的连续性
现代生命复苏技术和维持运用使区分两者的意义显现。
三、确定科学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