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脑死亡判断标准.ppt

格式:ppt   大小:1,148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脑死亡判断标准.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7/26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脑死亡判断标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脑死亡判断标准
第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一、  先决条件
(1)  明确昏迷原因;
(2)  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第2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二、  临床判定
(1)  深昏迷;
吸0~4℃冰盐水20ml,注入一侧外耳道,注入时间20~30’s,同时撑开两侧眼睑,观察有无眼球震颤。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
(2)结果判定:注水后观察1~3min,若无眼球震颤即町判定为前庭眼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试验前须用耳镜检查两侧鼓膜有无损伤,若有破损则不做此项检查。外耳道内有血块或堵塞物时,清除后再行检查。即使没有明显的眼球震颤,但可见微弱眼球运动时,不应判定前庭眼反射消失。头面部外伤时,眼部的出血、水肿可影响前庭反射判定,判定结果应慎重。本检杳方法与耳鼻喉科使用的温度试验不同,后者用20℃的冷水或体温±7℃的冷热水交替刺激,不能用于脑死亡判定。
第15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5、  咳嗽反射
(1)检查方法:用长度超过人工气道的吸引管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反射。
(2)结果判定:刺激气管黏膜无咳嗽动作,判定为咳嗽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刺激气管黏膜时,如有胸、腹部运动,应认为咳嗽反射存在。
第16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上述脑干反射检杏中,五项反射全部消失,即可判定为脑干反射消失。若五项脑干反射中有不能判定的项目时,应增加确认试验项目。
第17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三)  无自主呼吸
脑死亡者均无自主呼吸,必须依靠呼吸机维持通气,但是判定自主呼吸停止,除根据肉眼判定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外,还必须通过自主呼吸激发试验验证,并严格按照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
第18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1、  先决条件
(1)肛温≥36.5℃(如体温低下,可予升温)。
(2)收缩压≥90 mm Hg或平均动脉压≥60 mm Hg(如血压下降,可予升压药物)。
(3)动脉氧分压(PaO:)I>200 mmHg(如PaO2:不足,吸入100%0210~15 min)。
(4)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5~45 mm Hg(如PaCO2不足,可减少每分钟通气量)。慢性二氧化碳潴留者PaC02 ≥ 40 mm Hg。
第19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1)脱离呼吸机8~10 min。
(2)脱离呼吸机后即刻将输氧导管通过气管插管插至隆突水平,输入100%026L/min。
(3)密切观察胸、腹部有无呼吸运动。
(4)脱离呼吸机8~10min检测PaC02。
第20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3、  结果判定
若PaCO2≥60mmHg或有慢性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PaCO2超过原有水平20mmHg,仍无呼吸运动,即可确定无自主呼吸。
第21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4、  注意事项
(1)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可能出现明显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或减慢、心律失常等,此时即刻终止试验,并宣告本次试验失败。为了避免自主呼吸激发试验对下一步确认试验的影响,应将该试验放在脑死亡判定的最后一步。
(2)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至少由两名医师(一名医师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另一名医师管理呼吸机)和一名护士(管理输氧导管和抽取动脉血)完成。
第22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确认试验
第23页,讲稿共31张,创作于星期三
(一)  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
1、环境条件:同脑电图(EEG) 2、诱发电位仪的基本要求: (1)放大器 ①  低噪声≤ r. m. s ②  敏感性 ~2mV/mm ③  输入阻抗≥1000MW ④  共模抑制≥100dB ⑤  增益 120dB (2)信号平均器:数模转换器(ADC)16位(16bit),采样间隔(驻留时)。 3、刺激技术 (1)刺激部位 腕横纹中点上2厘米正中神经走向的部位 (2)减低刺激电极于皮肤间阻抗(用75%酒精去脂) (3)分侧刺激 (4)刺激参数 ①  刺激方波时程:~,(注意防止烫伤); ②  刺激强度:强度指标为拇指屈曲约1cm,每次检测过程中强度指标均应保持一致; ③  刺激频率:1~5Hz; 4、记录技术 (1)通道数 至少应有4个通道 (2)电极 通常采用盘形电极,必要时也可用针形电极 (3)电极安放 部位参考EEG国际10~20系统,电极部位如下: ①  C3’和C4’分别在国际10~20系统的C3和C4后2厘米,刺激对侧时C3’或C4’称Cc’,在刺激同侧时称Ci’ ②  Fz(与EEG同) ③  C6s(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