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利用煤矸石生产劈开砖的研究
摘 要:本文利用煤矸石等原料进行劈开砖试验。通过对原料进行测试、分析,拟定配方进行试验。经过多次试验后,最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煤矸石;劈开砖;性能
1 试验原料
粘土、钠长石等作为劈开砖原料,进行配方试验。
工艺选择
生产劈开砖产品时,应根据原料、当地气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从而满足正常的生产要求。
劈开砖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是湿法生产;另一种为干法生产。两种工艺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使用球磨机。湿法工艺的原料经过球磨机研磨,泥料颗粒细而均匀,经过压滤脱水能够去除有害的离子,有利于产品的成形。不足之处在于耗能、耗水。干法工艺的原料经破碎过筛后,进入练泥阶段,有利于节能降耗,但是泥料的均匀性稍差。 根据试验条件,笔者采用干法生产工艺进行配方试验。
工艺流程
劈开砖的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坯体配方
坯体的颜色是原料本身含有一定量的着色成分,利用原料自身发色来进行着色的。根据配方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水搅拌,加水量为17%~19%,陈腐时间为24~36h,待用。经多次试验,最终确定劈开砖坯体的配方见表7。
在表7中,A1粘土、西丰陶土和粘土的可塑性较强,在保证产品的可塑性的前提下,尽量少用,以保证产品具有较快的干燥和烧成速度。同时,也可降低产品的吸水率,提高产品的强度。
工艺参数
生产劈开砖的工艺参数有:
(1) 粉料粒度:<40目;
(2) 泥料水分:17%~19%;
(3) 干燥收缩:<%;
(4) 可塑性指数:11~14;
(5) 干燥强度:>3MPa;
(6) 真空度:90%;
(7) 干燥敏感性:中敏感性;
(8) 陈腐时间:24h;
(9) 烧成温度:1170~1190℃;
(10) 全收缩率:<%;
(11) 成品吸水率:6%~8%。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劈开砖配方的粒度分布
在劈开砖配方中,原料的不同颗粒度的百分含量、累积百分含量分布图分别见图2、图3。
由图2、图3可知,劈开砖的原料粒度最好控制得细一些,如有可能,最好控制在40目以下。尤其是黄矸二厂和钠长石两种原料如能磨细至100目以下,产品的可塑性和强度均会有较大的提升。
差热曲线
1号劈开砖产品的差热曲线分析见图4。
由图4差热曲线,以及配方中所用原料的特性,可以确定:
(1) 在产品的干燥过程中,由于配方中含有较多的瘠性料,干燥周期可适当缩短。
(2) 在产品的烧成过程中,原料在350~800℃之间具有较大的吸热失重,显示有挥发物出现,因此该阶段应缓慢升温。
劈开砖产品的性能指标
劈开砖产品的性能指标见表8。
由表8可知,在煅烧温度相同的情况下,1号的吸水率比2号要小,其抗折、抗压强度、抗冻方面的性能都接近。相比之下,1号产品比2号产品的性能(下转第34页)更好。
5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