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乳酸菌的分离.docx

格式:docx   大小:9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乳酸菌的分离.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22/7/28 文件大小: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乳酸菌的分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乳酸菌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乳酸菌的菌落特征及细胞形态;
(2)了解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原理。
二、实验内容: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1)从酸乳中分离乳酸菌;
(2)对乳酸菌乳酸菌的分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乳酸菌的菌落特征及细胞形态;
(2)了解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原理。
二、实验内容: 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1)从酸乳中分离乳酸菌;
(2)对乳酸菌进行初步鉴定。
三、实验器材:
样品:含乳酸菌的酸奶;
培养基:BCG牛乳培养基;
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磁炉,恒温培养箱;
仪器用品:1000ml烧杯一个,500ml量筒一个, 无菌培养皿12个, 500ml容量三角瓶2个,25ml无菌移液管1只,20ml无菌试管7只,1ml无菌移液管6只,培养基分装器一个,玻棒2根, 无菌涂布器3只,酒精灯一盏,接种环一个,天平,牛角匙,漏斗,漏斗架,载玻片,盖玻片,pH试纸若干,液体石蜡,棉塞,吸管,牛皮纸,线绳、标签等。
药品:结晶紫,乙醇,草酸氨,碘,碘化钾,番红,番红,NaOH,NaCl。
三、实验原理:
自然条件下,微生物常以群落状态存在,这种群落往往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混合体,为了研究某种微生物的特性或者要大量培养或者使用某种微生物,必须从这些混杂的微生物群落中获得纯培养,这些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各种微生物和代谢产物。此次分离纯化乳酸菌采用BCG牛乳培养基[3]。
乳酸菌分离目的是要在培养基上出现乳酸菌的单个菌落,为此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平板划线法:
平板划线分离法是将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繁殖成单菌落;从而得到待分离菌种的纯种。其原理是将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做”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平板涂布法:
平板涂布法是将样品经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个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但菌落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革兰氏染色法是根据细菌细胞壁成分不同,脱色效果不同从而可以将细菌区分为G+和G-菌。通过革兰氏染色以及形态学观察,乳酸菌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菌;乳酸菌为乳杆菌和乳球菌的混合体。乳酸菌特征[1]:
(1)细胞为革兰氏阳性;
(2)细胞的形态为球型或杆型;
(3)消耗的葡萄糖50%以上产生乳酸 。
四、实验准备:

(A)溶液:取脱脂乳粉50g,水250ml,%溴甲酚***,混合均匀后分装入三角瓶于高压蒸汽灭菌锅80℃灭菌20 min;
(B)溶液:酵母膏5g,水250ml,CaCO3 5g,琼脂10g,加热溶解,,分装入三角瓶后在103kPa 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
以无菌操作趁热将(A)(B)溶液均匀混合。
[3]
结晶紫:结晶紫乙醇饱和液(结晶紫2g溶于20ml 95%乙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