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因诗作画 缘画悟诗.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诗作画 缘画悟诗.doc

上传人:刘禅 2022/7/2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诗作画 缘画悟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因诗作画 缘画悟诗
陈佳颖 【摘 要】 笔者在美术教学中采用诗画一体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就针对诗画一体教学,论述了其基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诗画一力。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绘画水平,并且能让学生身临“诗画一体”的情境中,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如,教学《春天美景》也可以用“吟诗作画”的情境设置法。教师先配乐吟诵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从而让学生进入诗歌的美好意境中。然后问学生:你们觉得能依据这首诗画出怎么样的一幅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就可以总结,然后开始作画。为了节约时间,教师也可以先在课前画个轮廓,课堂上直接在画上涂上颜色,让学生快速而切身感受到诗与画两者中都体现的温润、清新之美。
设置情境法,让我享受到了与学生共同陶醉于诗画中的快乐,让我享受到了学生快乐画画的快乐,也感受到教学质量提高的快乐。与诗画同行,其乐无穷;与学生同醉,其乐无穷!
二、为诗作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但是要让诗变成一幅画,则需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文学创作的过程,是把所见之物凝定为无声的语言,而把诗变成画,则是要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色的画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考验。这个考验的难点就在于学生应如何发挥想象把语言文字变为自己心中的美景。
比如,杨万里的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要让学生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就要让学生明白之中之景是什么景?是西湖六月之景,是莲叶无穷之景,是映日荷花之景。这无穷之景的美丽与壮阔又该怎样体现呢?在这里笔者没有强制要求学生画什么,不该画什么,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画,但是画中的主体必然是荷花与荷叶。在绘画的工具上,笔者也没有做出强硬的要求。于是,有的学生用水墨来画,有的学生则用油画棒来画,有的学生用彩色笔来画等。有的学生画了荷塘之景,整池荷叶,参参差差,望不到尽头。荷花点缀其间,与荷叶互相辉映。更有甚者,学生画了两条金鱼,金鱼嬉戏于荷叶底下,难舍难分,与荷花、荷叶相映成趣。我问学生为何要画金鱼,学生说因为是人要送别自己的朋友林子方,难以割舍,所以画了两条金鱼来代表他们之间深刻的情谊,以及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学生说的太好了。我没有想到学生居然会有这么高的领悟力,不但能用自己手中之笔来画心中所想,而且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还有的学生画了一个人站在荷塘之边,翘首眺望远处的另一个人,而在这两个人的中间却是满塘的荷叶荷花。学生既注意到题目中的送别,又注意到了荷塘之美,这也是难能可贵之作。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画出荷花、荷叶,意境上也能做到深远、辽阔。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为诗作画”练****后,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所做的画不能切合诗歌的意境,而且有的学生还能别出心裁,画出新意。有时,还真不敢想象这是小学生的作品,也只能感叹“自古少年出英雄”啊!看到学生为诗所创作的作品,我真是欣慰,想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成效,心中就喜不胜喜。
三、为画配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为画配诗比起为诗作画则来的更难。为诗作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力、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