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题
指导老师:赵春桃组长:方绮琪
报
以菊为题材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探究
专
告
壹
贰
叁
肆
伍
陆
图片观赏
菊花的由来
中国古代菊花的寓意
诗句赏识
陶渊明的背景
陶渊明与菊花的关系
图片观赏
蓝色葵菊
雾照
玉
麒
麟
中国古代菊花的寓意
菊花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 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了。这位自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第一诗人,在被放逐途中,为表达自己高贵的爱国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质,餐秋菊之落英,吟出了不朽的杰作《离骚》。
用菊花比喻裙裾飘飘、翩然飞舞的洛神的荣光鲜丽,写尽了洛神的风度和气质: 曹植--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洛神赋》中,有这样的句子:“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道出了多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真谛
,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花成了伤感意境中的代表景物: 北宋富贵词人晏殊赋予菊花悲凉的风格--“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清寒,燕子双飞去。”
,成了寄托情思的对象、哀叹个人命运和抒写国破家亡的深悲剧痛: 在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的笔下“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菊花的由来
历代人们爱菊赏菊,不仅赞其实用和姿态美,更喜爱其不畏寒霜的特性。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菊花名称的由来。
《礼记·月令》篇中这样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它的意思是说,菊花开放的时间是每年秋天的秋末,九月份,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是作“穷”字讲,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来确定的。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后来“重阳节”赏菊这个习惯由此而产生。“菊”字也写作“鞠”。“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两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头状花序生得十分紧凑,活像抱着一个团儿似的。人们发现菊花花瓣紧凑团结一气的特点,所以叫作“菊”。
诗句赏识
知道菊花名称的由来和寓意后,我们再回到赏菊品文中来,自从陶渊明对菊花给予了特别的关爱之后,历代文人便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情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誉。
一样的菊花,因不同的人来观赏、来品味,自然便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和风格了。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
不尽风流写晚霞。
信手拈来无意句,
天生韵味入千家。
历代写菊花的诗作数不胜数,但最为人推崇的也不过寥寥几首,其中一首便是李师广所写的这首菊韵。这首诗用字朴实无华,语言自然流畅,整篇没有闲词冗句和生僻字,“不尽风流”、“晚霞”、“天生韵味”将菊花的特点描绘地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