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同法的理论(lǐlùn)与实践?
复旦大学(fù dàn dà xué)法学院 孙晓屏
第一页,共七十七页。
合同(hé tong)与合同(hé tong)法在哪里?
法律体系(tǐxì)中的合同法
交易活动中的合本合同与预约合同
第九页,共七十七页。
三、合同法概况(gàikuàng)
1、我国的?合同法?体系
1999年10月1日以前,我国有三部合同法,即?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86年4月12日公布了?民法通如此?。 1999年10月1日以后,新的?合同法?公布和生效。1999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假设干问题的解释?。
2、合同法的定位
①合同法是调整平等(píngděng)民事主体之间,以商品交换关系为核心的民事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标准。以促进商品经济开展与保障交易平安为目的。
②民法→债法→合同法。合同法是民法的部门法。
③合同法以财产流转关系为调整对象。
其特征:平等、自愿、等价有偿。
④实质意义上的合同法与形式意义上的合同法。
第十页,共七十七页。
三、合同法概况(gàikuàng)
3、合同法原如此
①传统合同法原如此:合同自由原如此
②现代合同法原如此:老实信用原如此;公序良俗原如此
③我等价(děngjià)有偿原如此;鼓励交易原如此;遵守社会主义公共利益与公共道德原如此。
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第二章 合同(hé tong)的订立
合同(hé tong)的订立主体
合同订立程序
缔约过失责任等。
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第二章 合同(hé tong)的订立
合同的订立,又称合同的签订,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协商,充分发表(fābiǎo)各自的合同意向与条件,最后达成协议,形成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过程。
合同订立——确立合同权利义务内容的过程。
合同成立——合同订立的结果、合同权利义务确立。
合同生效——当事人确立的合同内容获得法律的肯定性评价。
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案例(àn lì)3:关于广告与合同订立
1956年4月6日被告〔商店〕在某市报纸上刊登以广告:
“星期六上午九点整
三件全新女士皮大衣
价值近于100美元
先来先买,一元一件。“
1956年4月13日被告〔商店〕又在该报纸上刊登以广告:
“星期六上午九点整
一件黑兔毛女用披肩
美丽飘逸
只卖一元,先来先买。“
* 原告每星期六均于九时第一个赶到商店,要求购置广告商品却均被拒绝。因而(yīn ér)诉至法院要求得到广告商品或赔偿。
第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第一节 合同订立(dìnglì)主体 (订立合同的当事人的资格)
一、合同订立的主体资格:
1、标准根底:
?合同法?第9条要求:“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条规定“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2、缔约能力: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民事主体的资格,是民事主体取得(qǔdé)民事权利的前提,是其民法上人格的表现。
*行为能力——民事主体以自己的意思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与资格。
* 合同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根底,因此订立合同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理解自己的行为、行为性质与行为后果的能力。
3、主体的范围:
按照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第一节 合同(hé tong)订立主体
一、公民〔自然人〕的缔约能力:
案例:8岁儿童由爷爷带去以自己名义存款有无法律效力?父母以10岁儿童名义买房有无效力?
1、公民〔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 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权利能力=权利主体=法律人格〕
*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2、公民〔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
**行为能力确实定标准:自然人的年龄与精神健康状况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8周岁,精神健康。
例外: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满10周岁、不满(bùmǎn)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识别自己的行为与行为结果的精神病人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完全不能识别自己的行为与行为结果的精神病人
第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