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肾脏的泌尿功能
排泄机体的大部分代谢尾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调节细胞外液量及血浆渗透压。
保留体内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
排出过剩的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
概念
A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为临床特征的急性综合征。
分类(Classfication)
少尿型急性肾衰竭(oliguric ARF)
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non-oliguric ARF) 24小时尿量超过800ml,但血中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多见于手术和创伤后,易于忽略,主要是由于GFR下降并不明显,而肾小管回吸收功能降低
病因(Causes)
肾前性(prerenal) 见表1。
肾性(renal) 见表2。
肾后性(postrenal) 指双侧肾输尿管或孤立肾输尿管完全性梗阻所致肾功能急剧下降。
表1 肾前性ARF常见病因
心输出量减少,血容量减少
脱水(Dehydration)
出血(Hemorrhage)
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心输出量正常或增加,但有效血容量减少
肝肾综合症(Heaptorenal syndrome)
脓毒症(Sepsis)
心脏收缩功能不良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心肌病(cardiomyopathy)
心瓣膜疾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
心包填塞(pericardial tamponade)
肾血管病变
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表2 肾性ARF的常见原因
肾缺血
出血、休克、脱水
肾中毒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卡那霉素、链霉素
重金属:如铋、汞、铅、砷
造影剂,阿昔洛韦、顺铂、两性霉素B
生物毒素:蛇毒、鱼胆、蕈毒
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乙二醇、苯、酚
二者兼者
烧伤、感染性休克
挤压综合症
肝肾综合症
肾后性ARF(病因)
尿路梗阻: 结石、前列腺肥大、肾盂或腹部肿瘤。
医源性: 使用器械后造成水肿出血
发病机制
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入球动脉阻力增高
肾小管损伤
肾小管堵塞
ARF
再灌注损伤
肾缺血
肾中毒
GFR降低
临床表现(Clinical findings)
1. 体液潴留(fluid overload)
高血压(hypertension),水肿(edema),急性肺水肿(Actue pulmonary edema)
2. 电解质失调(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高镁血症(Hypermagnesemia),高磷血症(Hyperphospatemia)
低钠血症(Hyponatremia),低钙血症(Hypocalcemia),低氯血症(Hypochloremia)
3. 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