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移风易俗工作计划
第1篇: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浅谈音乐课与德行教育
鸡街乡那马小学
周继荣
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非常荣幸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使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下面就我
五、增强德育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如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可以用旋律演唱的形式来进行师生互相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六、增强德育教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六十七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七、增强德育教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可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八、增强德育教育于教师的自身形象之中。 教师应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民族,追求真善美,并从教材中挖掘深刻的内涵,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都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总之,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德育教育更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和高尚品德之教育。音乐教师更应该从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塑造自身美好形象的同时,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职业情感,也是师德的集中体现。任何一个成功的音乐教师,无不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是以献身音乐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为基础的。
第2篇:移风易俗
商城县总工会开展“移风易俗倡新风
狠刹‘五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的参与、维护、建设和教育职能,切实推动‚移风易俗倡文明、狠刹‘五风’树新风‛主题教育(以下简称‚新风‛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并营造好浓厚的社会氛围,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移风移俗倡文明、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