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生物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安排的。初中主要学习感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完成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 2、 大纲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不等于教材的编排顺序。本着“教材多样化”的精神,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以编写出适用于不同地区,具有同程度、不同体系、不同风格的教材。 3、 “五·四”制生物课共204课时,“六·三”制生物课共153课时,各留出地方教材和机动22课时,其余课时分配给各部分的教学内容。
四、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 初中生物课教学内容,是根据初中学生基本上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安排的。初中主要学习感性的、侧重生命现象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完成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
2、 大纲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不等于教材的编排顺序。本着“教材多样化”的精神,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可以编写出适用于不同地区,具有同程度、不同体系、不同风格的教材。
3、 “五·四”制生物课共204课时,“六·三”制生物课共153课时,各留出地方教材和机动22课时,其余课时分配给各部分的教学内容。
知识
学生实验和实践活动
演示
要点
教学要求
项目
教学要求
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生物课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A
A
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  组织的概念
器官的概念
系统的概念
生物体
D
B
B
C
C
B
B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练习使用显微镜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画细胞结构的简图
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画细胞结构图。
III
III
III
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知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
C
A
解剖并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II
II或IV
IV
 
根系及其在土壤里的分布和意义
A
观察幼苗的根毛和根尖的纵切面
III
细胞吸收水分实验
根尖的基本结构和主功能
根对水发和无机盐的吸收
合理灌溉
氨、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合理施肥
无土栽培
D
C
A
A
A
A
探究根的向性
实践活动:灌溉、施肥、无土栽培
IV
根吸收收无机盐的实验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的意义
合理密植
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蒸腾作用的意义
C
D
C
C
A
D
C
C
C
C
B
学习制作徒手切片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片的表皮。画叶片表皮细胞图
绿色植物在不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
I
II
II
IV
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的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
种子萌发时呼吸和热的实验
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
植物体蒸腾水分实验
芽的种类
A
用放大镜观察叶芽 的结构
用显微镜观察双子叶植物木质茎和单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横切面
II
 
叶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
双子植物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木质茎的生长和年轮的形成
单子叶植物草质茎的基本结构特点
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茎的贮藏作用
利用茎进行的营养繁殖
C
D
A
C
C
C
A
B
观察树木的年轮
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实践活动:植物营养繁殖的方法
II
III
IV
花的结构
花序
开花和传粉
人工授粉
双受精的过程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植物组织培养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植物生长物质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期应用
D
A
A
A
C
C
B
A
A
解剖并观察花的结构
实践活动:植物组织培养
III
 
藻类、苔鲜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藻类、苔鲜和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人类的经济意义
B
A
B
观察几种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组织学生采集植物,制作腊叶标本
实践活动:校园或家乡植物种类调查
III
 
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