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透过《琵琶行》浅析琵琶艺术的表达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透过《琵琶行》浅析琵琶艺术的表达技巧.doc

上传人:三角文案 2022/8/19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透过《琵琶行》浅析琵琶艺术的表达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透过《琵琶行》浅析琵琶艺术的表达技巧
【摘要】《琵琶行》是高中课本上必背的诗篇之一,是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写作的时间是元和十一年。这篇长诗写的是诗人乘船春游,偶遇琵琶女,琵琶女的琴艺高超,为作者演绎了一曲肝肠寸断其小小的年纪便已名满京城,不仅引起同行的羡慕和嫉妒,还拥有了一大批的粉丝,可谓是功成名就了。奈何随着时间的流失以及容颜的老去,不得不草率地嫁给他人,其丈夫是一名商人,她与丈夫聚少离多,那时的生活已经是十分的凄凉了。年少与年老生活的差距让这位柔弱的女子不禁每天泪流满面。之前的红极一时,如今的无人问津,纵有万般悲伤与委屈也是无可奈何。悠悠的琵琶声带动了白居易的心境变化。“同是天涯沦落人”一句表达出了他的经历也是令人悲叹,从情感上产生了与琵琶女的共鸣。白居易的官途也是曲折的,无辜被冤枉,无处诉苦,被贬到一个生僻的地方,满怀的大志被生活的无情消磨。两人的经历不同,但情感却有相似之处,白居易挥笔写下流传千年的脍炙诗篇,来表达自此时的心情。
(二)其次是技术
若琵琶女毫无琴技可言,即便她的遭遇再可怜,再惹人怜悯,难以入耳的音乐也不会与白居易的心情产生共鸣。就是由于琵琶女的琵琶弹得太好,琴技太高超,才令白居易灵感突现,写下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在这首诗词中,有一连串拟声词的描写,形象生动地衬托出了琵琶女琵琶演奏技巧的恰到好处。让多日未曾听到如此悦耳音乐的白居易刹那间被吸引,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故事,才有了今日我们的探究。
(三)再次是琵琶
作為中国历史上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之一,因为它的表现力比较丰富,所以琵琶被称誉为“弹拨乐器之王”。琵琶的形成是经由演奏者多次的表演和改革才形成形式统一的四弦琵琶。琵琶的音乐相比其他传统乐器是比较广的,它的演奏技巧和技法在民族音乐中多次被人称赞,是民族乐器中极为丰富的乐器。琵琶的发展在唐朝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当时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随处可见琵琶的演奏场景。在中载中也多次描写到琵琶的领奏地位。尤其是在唐朝后期,琵琶在表演形式和演奏技巧上都有了发展和创新。琵琶之前是直接用手指拨弦,之后演变成了用拨子拨弦,之前是横抱着演奏,之后演变成了竖抱演奏。这两个变革使得琵琶的演奏方法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四)最后就是乐曲
《琵琶行》中提到了《霓裳》和《六幺》这两个曲目。《霓裳》就是我们所说的《霓裳羽衣舞》,这首曲调是在唐朝二十九年二月,唐玄宗为新建成的“太平宫”所创作的。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唐玄宗在三乡驿看见女儿山,灵感突然迸发创作出来的;第二种是唐玄宗修改了一些西域传进来的乐曲所创作的;第三种是唐玄宗看见女儿山后心生向往,回宫之后根据自己的幻想创组出来的。具体是怎样的说法已难以考证。《六幺》又称为《录要》,也是唐朝非常著名的歌舞乐曲,是从西域传来的。这首曲子风格清丽且委婉多情,优美流畅又不失优雅高贵,传说这首曲子德宗特别喜欢,又嫌弃曲子太长,所以命令乐师把精彩的地方演奏出来,所以叫作《录要》,后来世人称其为《绿要》《六幺》。这两首曲子不论是哪一首,都是琵琶演奏的经典作品,流传度很高。
三、在《琵琶行》中表现出琵琶艺术的表达技巧
(一)首先是“演”
琵琶女出现的时候,她的姿态和动作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表演,诗词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