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析.doc

上传人:ttteee8 2017/7/25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分析
◎数字透露的城镇贫困
从三个角度看生活状态:城镇贫困人群收入低且不稳定,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较大,营养水平较低,穿戴和日用品简陋,住房条件差。困难职工反映最怕的是过"三关":生病关,子女辍学关,年节关;他们最发愁的是无力承受日益加重的医疗、教育、住房方面的开支。
从收入状况、财产状况和消费状况三个角度,大体上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状态:收入状况。国家统计局对城镇170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占调查户数5%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25元,%,与10%的高收入户相比(人均收入为13311元),。我国由基尼系数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一种迅速上升的势头,。财产状况。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1999年6月底,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已达52895元,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时户均金融资产1338元相比,。但居民金融资产的分布呈不均匀状态。20%%,户均为4298元,仅为平均水平的1/12,与20%的高金融资产家庭相比(户均146615元,%),则相差34倍。以如此微薄的金融资产,却要面对诸如子女教育、买房、赡养老人、医疗保健以及人情交往等必不可少的开支,其生活困难可想而知。消费状况。2000年,城镇贫困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320元,比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水平(人均4798元)低51%,其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1173元,%,比城镇居民平均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按恩格尔系数的一般分类,为勉强度日。贫困群体成员在其他主要消费项目的支出也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其中:衣着支出166元,为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3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06元,为平均水平的24%;医疗保健支出141元,为平均水平的44%; 交通通讯支出125元,为平均水平的32%;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258元,为平均水平的41%;居住支出281元,为平均水平的27%。由于贫困群体收入低、消费水准低、营养不良状况比较普遍,加上心理压力大,因而他们的患病率往往要高于非贫困者。但是,贫困群体的医疗保健条件则较差,患病后能不看就不看,能拖则拖,这就加重了贫困群体生活的困难程度。许多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贫困人口数量约达1400万
我国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通常也被认为是当地的贫困标准),一般是采用基本需求法确定的。民政部城镇贫困与反贫困课题组认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烧费用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来确定的。目前,对我国城镇贫困人员状况的统计,既无统一标准也无准确数据,可以说是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同部门有不同统计口径,同一部门也有不同的数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经国家统计局批准,民政部于2000年8月至10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摸底以各市、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依据,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