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肿瘤治疗评价.doc

格式:doc   大小:252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肿瘤治疗评价.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8/21 文件大小:2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肿瘤治疗评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肿瘤治疗评论
肿瘤治疗评论
1/9
肿瘤治疗评论














医学

学院
肿瘤





一.
实有明确考证目的高
水平的研究中
心中应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活检标本可证实病理组织上的
CR。(f)肿瘤标志物:
不能独自应用判断疗效。但治疗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水平时,临床评论
CR时,
所有的标志物需恢复正常。疾病进展的要求是肿瘤标志物的增加必须伴有可见病灶
进展。(g)
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在少数病例,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可用于鉴识
CR和PR,划分治疗后的良性病变仍是残存的恶性病变。治疗中出现的任何渗出,
需细胞
学区别肿瘤的缓解、稳定及进展。
2.







肿瘤病灶基线的评论要确立基线的全部肿瘤负荷,对此在后来的测量中进行
比较,可测量的目标病灶起码有一个,如是有限的弧立的病灶需组织病理学证
实。(a)可测量的目标病灶:应代表所有累及的器官,每个脏器最多5个病灶,全部病灶总数最多10个作为目标病灶,并在基线时测量并记录。目标病灶应根据
病灶长径大小和可正确重复测量性来选择。所有目标病灶的长度总和,作为有效缓解记录的参照基线。(b)非目标病灶:所有其余病灶应作为非目标病灶并在基线上记录,不需测量的病灶在随诊期间要注意其存在或消失。
缓解的标准目标病灶的评论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PR:基线病灶长径
总和缩小≥30%。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
≥20%或出现新病灶。SD:基
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
PR或有增加但未达
PD。非目标病灶的评论CR:
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
S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
/或
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
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
/和存在非目标病




3.






(

表1)
(1)
最正确缓解评估
最正确缓解评估是指治疗开始后最小的测量记录直到疾病进展
/复
肿瘤治疗评论
肿瘤治疗评论
2/9
肿瘤治疗评论
发(最小测量记录作为进展的参照);虽然没有PD凭证,但因全身情况恶化而停止治疗者应为“症状恶化”并在停止治疗后详尽记录肿瘤客观进展情况。要明确早期进展、早期死亡及不能评论的病人。在某些情况下,很难鉴识残存肿瘤病灶和正常组织,评论CR时,在4周后确认前,应使用细针穿刺或活检检查残存病
灶。
肿瘤从头评论的频次肿瘤从头评论的频次决定于治疗方案,实际上治疗的获益时间是不清楚的,每2周期(6~8周)的从头评论是合理的,在特殊的情况下
应调整为更短或更长的时间。治疗结束后,需从头评论肿瘤决定于临床试验的
endpoints,是缓解率仍是到出现事件时间(Timetoevent、TTE)即到进展/死
亡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Timetodeath、TTD)如为TTP/TTD那
需要惯例重复的评估,二次评估间隔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
确认客观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