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项脊轩志.doc

格式:doc   大小:12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项脊轩志.doc

上传人:泰山小桥流水 2022/8/27 文件大小:1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项脊轩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项脊轩志》
[教学过程]

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自幼苦
读,九岁能文,20岁就读通了五经(《诗经》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室始洞然,庭院里又栽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桅,“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
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样一句话:“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2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一切声音。那么是写环境清静仍是写喧哗?
明确:写清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思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
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同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清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堪称“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作者每日在这样的地方念书,心情怎样?——高兴——所以他偃仰啸歌,只有当念书有所
得时,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真是怡然自得啊!我们再一同来把第一段朗诵一遍,进一步体
会作者的那份可喜的情怀。
、安静的小屋里,该多好啊!但是作者说:“亦多可悲”,他悲什么呢?
叔伯分家。
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衬着衰落的情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请生翻译。这里,作者抓住了富有特点的生活细节,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破落,杂乱不堪的情状全盘托出了。
好端端一个大家庭,弄得四分五裂,面对这样的变故,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情绪?注意这样一个句末语气词:矣。无奈。在客观的记述中寄寓深长的叹息。
他的无奈、悲哀只是是由于家道中落吗?
否。他又追想起了逝去的亲人——母亲、祖母、妻子。
作者回想母亲、祖母、妻子,同样也是选用平时生活中一些平庸的事,经过典型的细节和
场面来表现他深挚的感情。自由朗诵“家有老妪”至“令人长号不自禁”,读的时候请特别留神细节描绘
(1)请告诉我,写母亲最动人的细节是什么?
一个动作“以指扣门扉”,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就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话就写出了慈母对子女的关怀、爱抚。
3
其实这两件事都是平时生活中常有的事,而且都是由老妪转述,但是关怀子女,情意缠绵,动人至深。虽仅三言两语,却纯是慈母心肠。这是一幅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动人的生活画面啊!
母亲早已逝去,但是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和蔼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
能不惹起幼年丧母的作者对母亲深深的呢?因此,话语未毕,作者不禁潸然泪下。(投
影“泣”)真是“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啊,难怪林纾先生要说:(投影)
林纾先生“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2)回想母亲的关爱让作者悲从中来,他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