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书香征文五篇(警察)]书香征文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足音,感受来自历史深处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人们反思当下,坚定信念放眼未来。
【篇三】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新信息海量递增,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保鲜期越来越短,以我们目前的知识储备已很难适应当前的时代需求,更难适应信息化警队建设和知识型民警的需要。但是我们仍有不少人以各种借口不想读书、不愿读书、不去读书,更不能真正俯下身子、安下心来以本领恐慌的紧迫意识来读书学习。作为新时期的公安民警要将学习作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习惯,它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每天翻一翻书,就像我们每天活动活动筋骨一样。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进而涵养一个民族的气质,造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和创新之源。古往今来,凡是彪炳史册的著名将帅都是重视读书、善于读书、酷爱读书的典范。三国名将吕蒙接受孙权劝告,在繁忙军务之余,潜心研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眼界大开、足智多谋扶持孙权成就一番伟业。“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以读书学习为人生伴侣的毛泽东,之所以能从韶山的农家子弟成为中国人民的领袖,对读书的热爱是一个重要原因。
读书,不仅能使人得到知识、思想、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快乐、充实、怡情、益智。人生不学无以立足,为警不学无以立言,书籍好比燧石,里面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多读书、读好书、重视读书、善于读书,我们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舀起一瓢瓢生命养分,滋养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为建设学习型警队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四】 窗外,寂寞的夜晚静悄悄。在卸下生活的担子后,轻轻抹去心底的浮澡。我抽出枕下那本尚有余香的文集,在一行行铅字里浅品读他人的悲喜人生,静谥的夜晚也就显得不再漫长。
我出身寒门,天资亦非聪颖,本来与书无缘。可不识斗字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就在村子里的玩伴们还在上树掏鸟蛋、下渠抓小鱼的时候,我却背起了蓝布书包被送到了村头那所学校,开始了读书生活。刚入校门,学校土墙上那几个白石灰刷的字就跃入我眼帘——“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人生”。当然,对于一个六岁的农村土孩子来说,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是命运与人生,但明白读书是农村人的唯一出路。
身在穷乡僻壤,我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书包里面装的也不过是语文数学两本书、几个本子、几根铅笔而已,偶尔能得到一本小人书,还是父母从城里的伯父家带回来的淘汰品,不是缺了书名,就是少了页数,但还是能令我激动雀跃。当父母在田间劳作了一天之后,一家人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枕着父亲那宽厚的胸膛,在昏暗的灯光下读着课本上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讲着“神笔马良”“王二小”的故事,甜甜地进入梦乡。这种温馨,至今回味无穷。
中学时代,我远离父母,一个人在离家三十里地的中学读书,虽谈不上头悬梁、锥刺骨,可也还算得上爱学习,初一年级未,在全年级考了个第十名,很幸运的是前十二名的学生每人奖励一本《中国历代名人录》的精装书,我如获至宝。这本书已经被我翻烂了,也就是从那本书里认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知道了黄帝是人文始祖,不是电视剧里的“皇阿玛”,知道了老子与父亲无关,也知道了诗仙、书圣,当时的心情不亚于农村孩子去吃肯德基一样的兴奋。
中考时没能考上重点,只上了个二流的高中,我带着强烈的愧疚感,开始了苦读生涯。但最终还是未能禁起书的诱惑,同宿舍一位好友的父亲是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家里收藏了几大箱子书,我就象那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拿也不是,看也不是,感觉到天赐良缘,于是每到周未便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捧着巴金的三部曲,脑子里还想的是四大名著,就连吃饭都是同宿舍的兄弟给打回来的,虽未在书中找到颜如玉,也未淘得黄金屋,可初尝了文学的独特韵味之后,使我真正理解了什么叫读书人,什么叫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再后来,在半军事化管理的警察学校里,我除了上好专业课,准备在工作后大展身手之余,大部分时间就在图书馆流连,每捧起一本新书或是老书都象见到了一个老朋友那样,有种饥不择食之感。同时,节衣缩食三个月之后,我终于在宁大的地摊上淘回了一套精装的《三言两拍》,在朔方书店里分批次购回了岳麓书社出版的精装《四大名著》,于是生本有了自己的“藏书”,后来历经毕业、工作、成家、搬家,那几本书也经不起我的折腾,有些发黄,可对于身无长物的我来说还是至宝,保存至今。
工作后,我成了一名刑警,与我在学校学的专业不对口,一切都得从头再来。我一门心思苦学刑侦业务,在摸爬滚打了一年后,终于胜任了本职工作。于是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