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

格式:doc   大小:3,38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

上传人:HShess 2022/8/30 文件大小:3.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2011-10-22
1
- -
环境学导论期末论文
姓名:梅春勇
班级:建环091
学号:200930B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dB会影响睡眠,60dB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dB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dB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dB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听力损伤
噪声对人体健康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长期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则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感性随之下降,听力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即形成噪声性耳聋。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交谈时,句子的可懂率下降13%。有资料表明,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的人们,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2)睡眠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引起神经衰弱.当达到50dB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干扰更大。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
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
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一6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
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
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说,噪声对人体心血系统的影响
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
- 5 -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2011-10-22
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
(4)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声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噪声干扰引发民间纠纷的事件是常见的。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5)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交通噪声严重影响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O.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 dB,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4、防治噪声污染的办法
1、政府监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
2、合理规划
选择建一是城区内交通主次干线应合理,密度应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