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中日国民性对比.ppt

格式:ppt   大小:4,039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日国民性对比.ppt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7/7/31 文件大小:3.9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日国民性对比.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反观自身
弱点何在
—中日国民性对比
小组成员:陈闪闪、余玥、翟晶晶、张新新、
朱丽玲、郭智佳、李雪辉、杨晓杰
中国VS日本
国民性是什么?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国民性是national character的汉译,这个名词又译为民族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术语,从欧洲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梁启超的“新民说”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中日国民性
王树增的《抗日战争》一书里,就藉由回顾战争,讲了不少国民性的对比:“值得中国人反思的是,面对‘欧美先进国家灿烂的物质文化’和‘先进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近代中国与日本一样‘瞠目而视’并‘感到惊愕’。但‘瞠目’和‘惊愕’之后,两个国家得出了完全不同的历史结论—中国致力于固守疆土,购买军舰横陈港口,修建炮台把守海岸,千方百计要把列强阻挡在国门之外,而日本却把富国强兵作为国策,把疆土防线从本土推向海外。这种内向消极防御和外向积极出击的文化差异,是造成中国近代以来悲剧历史的根源之一。”
除此之外,日本人绝对尊皇。中国也是帝制形成很早的国家,但同时又是世界上少有的泛神论国家。中国流行过各种各样的宗教,但没有哪一种宗教能够成为国民的信仰主流。自古以来,中国人可以什么都信,也可以什么都不信,信与不信的确立,大都出于功利目的。中国人会向神灵索取自己需要的一切,从发家致富到消灾避祸,再到家里生下一个男婴。对于普通中国百姓来讲,虽然国家有一个皇帝,但是皇帝与他们既没有精神上的融合,也没有利益上的关联。因此,中国人除了惧怕直接管辖他们的官府恶吏、乡间恶霸以及突然闯入家门的兵丁和散匪之外,谈不上由衷地敬畏什么。而日本国民对‘天皇是神的后裔’之说确信不疑。率先指挥日军入侵远东的丰臣秀吉就曾向国人宣布:‘夫日本神国,神即天帝(天皇),天帝即神,全无差别’。尊皇为神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子民无条件地服从。日本人对‘神即天皇’的绝对敬畏和服从,已经超出宗教的范畴,成为延续至今的日本文化的核心。”
从国土环境来看中日国民性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日本是一个岛国,不同的生存环境也塑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由于地域广大、特产丰富和有效的地理屏障(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使得中国形成了包容、和平甚至中庸保守而又不易团结的民族特性。正如二战时美国拍摄的《我们为谁而战》纪录片所声称的: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其国家的象征长城意味着防守而不是扩张。在战争中,各个国家都有残暴的举动,唯独中国例外。朝鲜战争,参战的美国、韩国和朝鲜都曾被指责虐待和屠杀战俘以及平民,只有中国是例外。美国战俘在朝鲜手里死亡曾高达三分之一,使得中国不得不接手
日本民族则成长于地域狭小、资源匮乏的群岛,环境的恶劣使得日本形成了团结、封闭、极端、扩张、残暴的国民性。从历史上看,日本稍有实力即开始向外扩张。唐朝时,日本向中国发起挑战,结果中国水军以少胜多将之击溃。明朝时,又侵略朝鲜试图再征服中国,结果败于中朝联军。十九世纪末,通过明治维新而迅速崛起的日本再次把目标对准朝鲜和中国,并历史上第一次赢得胜利。随后日本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扩张进程,向俄罗斯开战,向德国开战,向美国开战,直至走向自我毁灭。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日本无论和任何一个国家发动战争均是不宣而战采取偷袭方式。日本残暴的国民性在二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二战时的德国就以残忍著称,但德国的没有底线是针对犹太人和东方战线的苏联,但对西线还是基本遵守国际公约。日本和德国不同的是,他对任何对手都是残忍以对:中国、美国、英国、荷兰……完全变成了野兽。
从民间故事来看中日国民性
中日两国的民间故事里,都有一个大类,就是“怪异儿”。故事讲一对夫妇老来的子(一般是男孩),这些孩子出生奇异,大多无孕而出,身型奇小,但是往往聪慧过人,他们历经艰险,战胜恶魔,过上了幸福生活。中国故事里的典型有“枣孩”,“葫芦娃”等等,日本故事里有“一寸法师”“桃太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