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失血性休克-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09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失血性休克-课件.ppt

上传人:mkt365 2017/8/1 文件大小:1.0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失血性休克-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失血性休克
概念
一、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休克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至不可逆阶段而引起死亡。
二、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大量出血所引起的休克,它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其中一种。
休克的病因及分类
一、病因:引起休克的病因很多,外科休克病人多为失血性、创伤性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其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如各种损伤(骨折、挤压综合征)及大手术引起血液和血浆的同时丢失。失血性休克如大血管破裂或脏器(肝、脾、肾)破裂出血。
休克的临床表现
因休克的发病原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其共同的病程演变过程为:休克前期、休克期、休克晚期。
休克前期: 失血量低于20%(<800ml)。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病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病人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增快(<100次/分),呼吸增快,血压变化不大,但脉压缩小[<(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25~30ml/h)。若处理及时、得当,休克可很快得到纠正。否则,病情继续发展,很快进入休克期。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期: 失血量达20%~40%(800~1600ml)。病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黏膜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120次/分),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收缩压90~70mmHg,脉压差<20mmHg;尿量减少,浅静脉萎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症状。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晚期失血量超过40%(>1600ml)。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甚至出现瘀点、瘀斑,四肢厥冷;脉搏微弱;血压测不出、呼吸微弱或不规则、体温不升;无尿;并发DIC者,可出现鼻腔、牙龈、内脏出血等。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虽给予吸氧仍不能改善时,提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期病人常继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休克的临床表现总结表
失血性休克的处理原则
迅速补充血容量,积极处理原发病以控制出血。
一、补充血容量根据血压和脉率变化估计失血量。补充血容量并非指失血量全部由血液补充,而是指快速扩充血容量。可先经静脉在45min内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1000~2000ml,观察血压回升情况。再根据血压、脉率、中心静脉压计血细胞比容等监测指标情况,决定是否补充新鲜血或浓缩红细胞。
二、止血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对有活动性出血的病人,应迅速控制出血。可先采用非手术止血方法,如止血带、三腔双囊管压迫、纤维内镜止血等。若出血迅速、量大,难以用非手术方法止血,应积极作手术准备,及早实施手术止血。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目标
病人能维持体液平衡,生命体征平稳。
能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
组织灌注量得到改善。
呼吸道通畅,气体交换正常。
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发生。
无感染表现
未发生意外损失。
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1、专人护理休克病人病情严重,应置于重危病室,并设专人护理。
2、建立静脉通路迅速建立1~2条静脉输液通道。如周围血管萎陷或肥胖病人静脉穿刺困难时,应立即行中心静脉插管,可同时监测CVP。
3、合理补液休克病人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盐溶液、葡糖糖溶液,以增加回心血量和心搏出量。后输胶体液,如全血、血浆、白蛋白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