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教案.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坤凡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 签字日期:
学员编号: 年级:八年级(上) 课时数: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
课题
机械运动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目的
学会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会对机械运动进行简单的描述;
掌握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
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求解。
重难点
重点:(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如何选择;
(3)、速度的意义、公式及其单位;
(4)、平均速度的计算及测量;
2、难点:对参照物和平均速度的理解。
【考纲说明】
考点
题型
分值
长度的测量
选择题或填空题
3分
参照物的选择
选择题或填空题
3分
速度及其有关计算
实验题或计算题
6分
【知识梳理】
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及换算:
1km = 103m = mm = 109μm = mm; 1m = 10dm = cm。
(2)、测量工具:刻度尺。
①、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如图,刻度尺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②、测量时:四会。
一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和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二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三会读:读数时,视线要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会记:测量结果有和。
如图, 的读数方式是正确的,所测的铅笔的长度为。
(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但在实际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时间:
(1)、单位及换算:1h = min = s。
(2)、测量工具:秒表。
误差:
(1)、概念: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①、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②、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读值不同有关。
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是否可以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减小方法
①、求平均值;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③、改进测量方法。
(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需去掉错误结果,且所求平均值均保留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相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的变化。
2、参照物:
(1)、定义: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时,作为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即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速度和平均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较经过的路程,路程的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时间的运动得快。
速度:
(1)、意义: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2)、定义: 之比。
(3)、公式: 。
(4)、单位及换算:1m/s = km/h。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