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ppt

格式:ppt   大小:3,255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ppt

上传人:孔乙己 2022/9/13 文件大小:3.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档名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现状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六条规定:为了便于人民参与审判,人民法院应视案件性质,实行人民陪审员制。陪审员对陪审的案件,有协助调查、参与审理和提出意见之权。
1954年的《
文档名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立法现状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第六条规定:为了便于人民参与审判,人民法院应视案件性质,实行人民陪审员制。陪审员对陪审的案件,有协助调查、参与审理和提出意见之权。
1954年的《宪法》将其确认为一项宪法制度,同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其确认为一项司法原则。82《宪法》没有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陪审制度是否是一项基本制度前后规定矛盾。
1991年《民事诉讼法》和1989年《行政诉讼法》都没有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进行规定。
直到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当尴尬的境地才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人民陪审员决定执行和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的报告》:,总数已占基层人民法院法官的二分之一以上。
从《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实施8年来,,,、、,%,比2006年提高52%。
这表明,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的数量巨大。
但实际情况是人民陪审员已被法庭异化,被业内人士看作是“亚法官”,背离其设立的初衷。人民陪审制度在很多地方已流于形式,有些地方甚至根本就不搞陪审。
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在2010年做过一次调研,在有陪审员参与审判的177起案件中,%的陪审员在法庭上没有提问,%的陪审员没有发言过。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适用范围不明确,人民陪审院制度的适用范围被压缩。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两类第一审案件,才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一)社会影响较大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人、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案件。
(二)人民陪审员的遴选制度不民主,公民陪审权利难以实现。
第一、担任人民陪审员的资格过高,不具备民主性。现行法律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真正有条件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比例就更少了。
西方国家的条件
英国1974年的《陪审团》规定,“在英国已居住5年以上且登记合法的正式选民均有担任陪审员的资格”;
美国联邦宪法也规定“18周岁以上、可用英语交流的美国公民可担任联邦法院的陪审员”;
西班牙《陪审法院组织法》规定,“18周岁以上、具备西班牙语读写能力、具有完全民事能力和政治权利的西班牙公民可以担任陪审员”。
美国:贫民窟贫民当陪审员
《乌龙陪审团1995》——一名叫卡尔·威恩的建筑工人因涉嫌残害七条人命而被捕,围绕卡尔是否有罪的庭审随即开始。工作、住宿和饮食无着的贫民窟贫民汤米意外入选陪审团,被司法部门安置在一家假日旅店。
《乌龙陪审团》
为了能在假日酒店多待些日子,一次次正常的庭审被汤米的大脑“短路”给搅乱。汤米在电视镜头前为假日酒店做的“宣传广告”,为假日酒店招揽来大批客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换来了入住总统套间的报酬。一个人享受着总统套间的待遇,汤米就更不希望结束庭审……
第二,遴选程序受法院管制,难以承担保障司法民主的重任。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遴选制度不民主,不能担当维护司法民主的重任。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补助、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规定都可看出,人民陪审员的遴选程序并非随机遴选程序,而是受法院的直接控制。
基层人民法院有审批权、提名权,当然也就享有根本的决定权。因此,以此方式所选出的人民陪审员不具有独立的地位,也难以有效控制司法专权,以保障公民的审判参与权,甚至还会助长司法专权破坏司法民主。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公信不高
人民陪审员制度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司法专权、保证司法公正、促进司法民主,那么在现实的操作中就应该为设计目的而努力,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如此操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