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ods破坏臭氧层的机理.ppt

格式:ppt   大小:866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ods破坏臭氧层的机理.ppt

上传人:1017848967 2017/8/8 文件大小:8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ods破坏臭氧层的机理.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臭氧层和消耗臭氧层物质 基本知识
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非法贸易对话会暨海关培训班
乌鲁木齐 2009年6月23-25日
宋阳
国家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公室
Tel: 86-10-82268920 Email: song.******@.cn
1
主要内容
大气的组成及臭氧层
消耗臭氧层物质及用途
臭氧层的破坏机理
臭氧层破坏产生的危害
2
大气结构
逸散层
热成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3
臭氧的形成
氧分子吸收紫外线(光化学反应)分解形成氧原子;
氧原子与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
臭氧可吸收阳光而分解,也可与氧原子结合再度变成氧分子
M为反应第三体,它们是氮气和氧气分子
O2 + Hv →2O
O2 + O + M + O3→ M
O3 + Hv → O2 +O
O3 + O → 2O2
4
臭氧的形成
Ozone (O3)
氧分子在紫外线的作用下生成臭氧
UV
O
O
O
O
Diatomic* oxygen (O2)
O
O
O
O
O
O
O
O
5
臭氧层基本知识点
臭氧层是由平流层中的臭氧分子组成,保存了大气中90%的臭氧
臭氧层可以吸收大部分UV-B区段的紫外线
臭氧浓度每降低1%,UV--2%
臭氧的减少主要在臭氧层(臭氧空洞)
接近地面高度的臭氧是一种温室气体
6
臭氧层的分布
臭氧随着污染的严重而增加
对流层的臭氧
平流层的臭氧
臭氧层
高度^千米^
臭氧浓度
7
紫外线
UV-A区:波长在315-400纳米。基本无害,此波段少量紫外线是地表生物所必需;
UV-B区:波长在280-300纳米。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伤害;
UV-C区:波长在200-280纳米。基本不会到达地表。
8
臭氧层的作用
保护作用
吸收300µm以下的紫外线,主要是大部分中波UV-B(290-320µm)和全部短波UV-C(<290µm)
加热作用
吸收紫外线转化为热能
温室气体的作用
臭氧减少会产生地面气温下降的动力
将地球上臭氧压缩至1个大气压,其厚度仅3mm
9
臭氧层耗减的发现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地地面观察站发现臭氧层臭氧总量减少
1974年确定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
1977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70%耗损)
近几年北极(10%耗损)和中纬度地区(7-8%)臭氧急剧减少
即使采取措施,自2000年起完全停止使用CFCs和哈龙,大气臭氧总量要到100年后可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