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Hainan Med J, Jan. 2013, Vol. 24, No. 1 海南医学2013年1月第24卷第1期
doi:.1003- ·综述·
维生素D与儿童健康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蔡琳,丁荣华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云南昆明 650011)
维生素(简称)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包括维生素和,两者在人体
【摘要】 D VD D2 D3
内都没有生物活性。过去 VD 主要用于小儿佝偻病和成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近年来对 VD 的研究提出了新的
理论和实践问题,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范围日渐扩大,在保护儿童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VD相关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3)01—0123—03
近年来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我国的膳食结构中富含 VD 的食物很少,而且也没有
提高,对 VD 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解到 VD 不仅影像欧美国家一样在食物中进行 VD 强化,因此从食物
响钙磷代谢,而且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中摄取VD剂量有限。而要通过紫外线照射获得足够
健康、细胞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影响生长发育所需 VD,对新生儿以及婴幼儿来说显然是
免疫、神经、生殖、内分泌、上皮及毛发生长等,并与多不现实且难以操作的。我国北方冬天气温低,紫外线
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神经肌肉较弱,日照时间短,再加上大气污染、暴露皮肤面积有
疾病、牛皮癣、肿瘤等密切相关,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限等均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因此,给岁以下尤
D3 3
的 VD 缺乏的非骨性并发症。据美国健康与营养调其是1岁以内婴儿补充额外的VD 很有必要。机体从
查研究(NHANES)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美国 90%以皮肤合成或从食物摄取的VD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
上的有色人种(黑人、西班牙裔、亚裔)和 3/4 的白人均 VD 不是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发挥其生理作用的,
缺乏 VD。我国亦将儿童佝偻病列为国家重点防治而是吸收后进入血液与特异的球蛋白(DBP)结合后
的“小儿四病”之一。VD 和钙磷代谢的研究进展,尤进入肝脏,经 25-羟化酶作用形成 25-羟化维生素 D
其是关于 VD 是激素类物质理论与实践,对于 VD 与(25-OHD),再经肾脏的1-a羟化酶作用形成生物活性
儿童健康、与成人疾病关系等等都提出了很多新的课很强的,其化学作用方式均类似于类固
1,25-(OH)2 D
题。下面就与 VD 有关的疾病尤其是儿童方面的做醇激素,生物效应由细胞内特异的受体(VDR)介导。
一探讨,供大家临床工作中参考。 VDR 是一种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主要介导 VD 对靶
1 VD的来源和代谢细胞的生物效应,不仅分布在与骨钙代谢有关的小
婴幼儿体内维生素 D 来源有三个途径:(1)母体- 肠、肾和骨等组织,还存在于脑、肝、皮肤、牙齿等器
胎儿转运;(2)从食物中摄取;(3)皮肤的光照合成[1]。官[1]。因此临床上给一个肝肾功能正常的健康婴幼
从严格意义上讲,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