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PIKAQIU 2022/10/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宇宙的边疆》高二语文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进展独立阅读的力量,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擅长发觉问题,提出问题”,“注意合作学****养成相互切磋的****惯。乐于与他人沟通自己的阅读心得。展现自己的读书成果。”《宇宙的边疆》选自美国科学家、科普学家卡尔萨根的著作《宇宙》,它也是一部大型电视片的讲解词。以其通俗、自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宇宙中的星系、行星、恒星及其特点。本文条理清楚,杂而不乱,通俗易懂,生动好玩。依据文本的类型特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关注观点的科学性、规律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精确性。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粗知大意(2)集疑释疑,突破难点(3)品尝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
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线?
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奇怪的眼睛,宇宙的神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才智去不懈探究。今日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会宇宙的魅力。
(激发怀疑导入课文,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师:卡尔萨根犹如一位导游,带我们在广袤的宇宙中游览。边读课文边思索:是按什么挨次来介绍宇宙的?
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第一局部(1—4)探究宇宙的神秘
其次局部(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局部(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局部(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育学生整体感知的力量。)
三、质疑释疑,突破难点
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怀疑之处?
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1)课文题目《宇宙的边疆》,宇宙是无穷的,文题是否冲突?
(目前所探测到的最远的世界是总星系,总星系的半径为100亿光年,也是目前我们心中宇宙的大小,但100亿光年以外还可能有数不清的星系和星系团,它的边缘在哪里,至今仍是天文之迷,因此,文题的以宇宙的边疆仅指目前所探究到的宇宙的范围,文题不冲突。)
(2)“我们的本能告知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进化论明确告知我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我们为什么是大海里诞生的?
1974年前苏联生物化学家奥帕里涅提出假设,40亿年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地球外表消失了第一批氨基酸,这些生命的原始物质掉进了海洋,便形成了所谓的“原汤”,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的原始物质不断地进展组合,其构造越来越简单,最终产生了生命。)
(3)既然从宏观看来,人类所关怀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缺乏道的,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去探究宇宙的神秘?
(虽然地球是宇宙的汪洋之中沧海一粟,虽然人类的努力和付出在宇宙中是微缺乏道的,但人类要求生存,求进展,就必需探究宇宙的神秘。对宇宙及其他星体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更科学合理地驾驭自身,人类的将来取决于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4)恒星的颜色为什么可以显示其年龄?
(物体的颜色受物体温度的掌握,天上的星星也如此,天体的温度不同,它们发出的光在不同波段的强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蓝色恒星外表温度在25000℃以上,白色恒星外表温度在11500~7700℃,黄色恒星外表温度在6000~5000℃,红色恒星外表温度3600~2600℃。)
(5)杂志上看到有关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报道,而文中对此表述是“可能”、“或许”,你认为宇宙中有没有智能生物和星际文明?
(科学家推想在宇宙100亿个星系中,若每10亿个行星上有一个居住着智能生命,至少也有10亿个行星上有智能生物,1960年5月7日第一个测听外星文明信号的奥兹玛规划失败。1972年美国放射了携带人类名片的宇宙探测器,这张名片在宇宙中经受亿万年仍清楚可辨。就目前来说,星际通信网已建立,只是还没有同外星人联系上,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只能用证据来说话。现在关于宇宙的智能生命的文学作品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专家致力于这项讨论课题,查找外星际文明成了一个国际课题。)
(6)我们的地球具有哪些条件,使其成为目前宇宙中所发觉的惟一有生命的星体。
(科学家基于对构成生命的根本要素的讨论,反复计算了生命所必需的全部蛋白质,在某一个星球上,遇到一次偶然大事,而演化诞生命的可能性概率约只1040000分之一,地球成为生命的惟一载体,是由其本身独特的环境打算的:①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形成的根底,不仅使地球外表,保持适当的温度,为光合作用供应了必不行少的能源。只要把我们与太阳的距离缩短5%,地球上的生物就会热不行耐而不能生存;这段距离只要加长1%,地球就要被冰川掩盖。②水是生命演化的温床,也是生命存在所不行少的物质条件,它维持了一切生命。③地球四周的大气层不仅爱护了地球,也使地球外表维持了适当的温度,任何行星要有一个相宜于生物生存,人类居住的大气层,必需满意多项严格的条件。④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保存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削减热量散失,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供应了必要物质根底。⑤氧气是维持一切动物包括人类生命所必需的,假如地球大气层中氧气含量高于25%,地球上易爆发自然火灾,含氧量低15%,大局部高级生物会窒息而死,大气中含氧量始终保持在21%左右。)
(7)天体处于不断运动中,地球会不会受其他天体的冲撞,地球的将来是否也会变得荒芜?
(20世纪80年以来,宇宙天体碰撞学说风行一时,科学家开头信任,地球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大事都与碰撞亲密相关,这些大事的爆发造成了环境的灾变,从而导致生物的大规模绝灭。专家估量,直径大于1千米的小行星及超过600米的”慧星,原则上都可能成为地球的潜在敌人,有可能使人类文明遭到消灭,1千米的行星其爆炸威力可达1000亿吨TNT当量,远远超过当今世界全部同时爆炸的威力。目前,宇宙中直径为1千米的危急分子大约1200~2022颗,太阳系中直径达100米的慧星达100万颗,潜在危急很大,但每年都发生的可能性50万分之一,今后100年的可能性10万分之一,人的一生中可能性20万分之一。人类可以通过对近地小行星和慧星的长期监测,准时发觉将来可能发生的碰撞危急,并依靠人类当代的科学技术讨论,制定合理的防备方案,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防止灾难的发生。
(质疑释疑,构建开放的课堂,拓展学生自主学****的空间。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培育学生的自学力量,培育发觉问题、探究问题的力量。学生合作沟通,资源共享。
四、品读语句,体会特点
本文属科普小品,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品尝语句中体会其语言特色。
1、海水才刚刚沉没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呼唤。……我们还乡心切。
(人类现有的学问大局部是从地球的陆地上来的,人类对大海的探究初具规模,但也仅仅是开头。海洋做为可利用资源还有很多仍待人类的开发、利用。“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形象生动地说明白这一点,并且阐述了人与海洋的亲密关系:海洋是生命的诞生之地。)
2、有些恒星稳重端庄地转动着,有些恒星狂热地旋转着,弄得自己面貌全非,成了扁圆形。
(有的恒星旋转平稳均衡,有些恒星是因快速旋转而变了形。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仿佛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恒星的性情:有的稳重沉静,有的急迫躁动。读来生动好玩,妙趣横生。)
3、我们探究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疑心,又要富于想象。想象常常能够把我们带着到崭新的世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疑心可以使我们摆脱梦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想。
(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究是需要疑心和想象的,想象是科学的翅膀,敢于想象,并不断地探究验证,所谓“大胆假设,当心求证”疑心否认旧知,产生新知。以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想象和疑心看似冲突的两者在宇宙探究中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不囿于介绍宇宙学问,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我认为宇宙里很可能处处都布满着生命,只是我们人类尚未发觉而已。我们的探究才刚刚开头。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已取得了丰硕的出乎意料的成果,但这也仅仅是一个起步。更何况宇宙间可能处处存在着生命,而我们依据目前的科技,仍没有发觉怎样才能探测他们的存在,这将是人类宇宙探究史上历史性的一步。语言严谨,“可能”表达很有分寸感,“只是”,“而已”“才”“刚刚”用词精确,有尺度,足见人类宇宙探究之长路漫漫。)
(留意引导学生通过揣摩作品的语言文字,体会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技巧,体会语言特点,培育审美力量。)
五、拓展延长,培育情感
学****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受和思索,同学相互沟通。
参考:
(1)宇宙对于我们好像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只密不行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丽大事相比,微缺乏道,宇宙更深处的神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究发觉。人类对宇宙的探究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究亦无境。
(2)人类是幸运的,由于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觉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制造出了辉煌绚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制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削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傲慢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爱护家园,刻不容缓。
(3)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喜爱生命,喜爱家园。
(结合课文,各抒己见,培育学生喜爱科学、喜爱家园的情感及必要的忧患意识。)
在以下选题中选出你喜爱的题目,课外查阅资料,撰写一篇科学小品。
(1)宇宙群星知多少
(2)宇航员眼中的太空
(3)人类探究宇宙成果录
(4)将来的太空城
(5)假如发觉了生命星球……
(6)地球的将来
(7)宇宙的边疆
(8)地球为何是生命载体
(9)宇宙诞生及其进展
(10)中国航天历程
参考书目:
杂志:《科学画报》《航空航天》《太空旅行》
《宇宙探究》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
《宇宙探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魔幻的星空》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
《阅读宇宙》文化艺术出版社2022年版
《奇异的地球》广西***1998年版
《奇异的航天》广西***1998年版
《宇宙之迷与探解》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从宇宙到生命》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表达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重视动态生成,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观念的转变,在本教学设计中,先让学生从感知文本中提出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进展梳理归类,最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解决这些问题,变静态的预设为动态的生成,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2、在阅读教学过程进展共性。在本教学设计中,留意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共同释疑,课后探究,采纳先问后引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展探究,既培育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进展了学生的共性。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学生自学力量的培育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在本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生活,将学****学问与生活实践严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