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世俗的庄子 】是由【broz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世俗的庄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世俗的庄子
安徽省蒙城县牛王中学刘华兴
在庄子的心灵的深处,隐藏着世俗的一面。他认为人们处事应该安顺,应该学会钻空子,以防止和世界发生冲突。做了好事但不追求名声,做了坏事但不触犯刑法,要处和“中”,(类似于“材和不材之间")
这样就“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替文惠君宰牛,他对牛的各个部分非常熟悉,一头牛他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它宰杀、,简直象在奏乐、跳舞。
文惠君看了惊叹地问道:你的技术怎么这样纯熟?
庖丁答复:我最喜欢的是道,然后才是宰牛技术。我刚开场学宰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一头完好的牛;三年以后,在我的眼里的,就不再是完好的牛;而如今我不再用眼睛看了,完全凭借一种精神。因为我的精神符合天理,所以能找到筋骨间的空隙,而沿着穴窍下刀。好的疱子一年换一把刀,他是靠割;差的疱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是靠砍。我如今的这把刀子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把薄薄的刀子插进空隙,是游刃有余的。虽然如此,每次碰到骨头结聚之处,我还是小心慎重,眼睛挣得大大的,,我便提着刀站在边上,一副沉着自得的神态。
文惠君快乐地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讲述,悟出了养生之道。
文惠君的感慨就是庄子的感慨,当他对面前的世界感到无可奈何以后,便试图找到“游刃”的空隙,以保持自己的刀子不为所伤。他的保全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混世哲学,一种消极的应付.
树未被加于刀斧,是因为不成材;鹅成为盘中餐,是因为不会叫。到底成材好还是不成材好?庄子认为成材不成材都有害自己,所以他希望出于“材和不材之间”.可见庄子哲学带有相当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