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解剖知识点及习题集(系统局部)(五) 消化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8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解剖知识点及习题集(系统局部)(五) 消化系统.doc

上传人:莫比乌斯 2022/10/26 文件大小: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解剖知识点及习题集(系统局部)(五) 消化系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解剖知识点及习题集(系统局部)(五) 消化系统 】是由【莫比乌斯】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解剖知识点及习题集(系统局部)(五) 消化系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消化系统

(1)组成:消化系统(alimentarysystem)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1)消化管alimentarycanal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其各部的功能不同,形态各异,自上而下依次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临床上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部分管道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2)消化腺alimentarygland按体积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位于消化管壁外,成为一个独立的器官,所分泌的消化液经导管流入消化管腔内,如大唾液腺、肝和胰。小消化腺分布于消化管壁内,位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如唇腺、颊腺、舌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等。
(2)基本功能是a摄取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性消化(消化食物),b经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行吸收(吸收营养),c最后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d口腔与咽还参与呼吸和语言的活动。
、境界及内容物(牙、舌和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口腔的分部:分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
1、口腔前庭:为介于唇、颊粘膜与牙弓(牙槽突、牙龈和牙列)之间的窄隙。
2、固有口腔:即牙弓以后至咽峡之间的部分,前界和两侧界是牙弓。上壁是腭,下壁为口腔底,后方经咽峡通咽,上下颌牙列咬合时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仍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
(2)口腔的境界:
1、前壁:即口唇。唇以口轮匝肌为基础,外覆皮肤,内衬粘膜。分上、下唇,其间有口裂及口角。上唇两侧以鼻唇沟与颊部分界。上、下唇的游离缘,皮肤粘膜移行处为唇红。
2、侧壁:即颊,以颊肌为基础,其粘膜在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寇处,有腮腺导管开口的粘膜突起称腮腺乳头。
3、上壁:即腭。前部2/3以骨为基础,称硬腭。后部1/3以肌肉为基础,称软腭。软腭后缘游离稍向下垂,称腭帆。腭帆中部向下突称腭垂。腭帆两侧各有两条弓状皱襞,前弓向下延至舌根的前外侧,称舌腭弓。后弓延咽侧壁向下,称腭咽弓。二弓之间有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
4、下壁:即口腔底,由粘膜、下颌舌骨肌等构成。
5、咽峡:由腭帆后缘、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狭窄通道,也是咽与口腔的分界线。
(3)牙的结构特点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分别排列成上、下牙列。有切断、磨碎食物的作用,对发音、语言起辅助作用。
牙类型及牙式
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萌出。第一组称乳牙,第二组称恒牙。
乳牙:生后6个月开始萌出,共20个(3岁左右出齐,6-7岁开始脱落)。
恒牙:6—7岁开始萌出,共32个,(6-7岁先萌出第1磨牙,13-14岁前逐渐出全替换全部乳牙,第3磨牙17—25岁或更晚才萌出)。
牙式:临床上为了记录牙的位置,以牙的方位为准,用“+”记号划分四区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以罗马数字I-V标示乳牙:Ⅰ为乳中切牙,Ⅱ为乳侧切牙,Ⅲ为乳尖牙,Ⅳ为第一乳磨牙,Ⅴ为第二乳磨牙。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8标示:1为中切牙,2为侧切牙,3为尖牙,4为第一前磨牙,5为第二前磨牙,6为第一磨牙,7为第二磨牙,8为第三磨牙。如┼6表示左上领第2恒磨牙;┼IV讨表示左下领第l乳磨牙。
2、牙分部:分牙根、牙颈和牙冠三部分。牙根为嵌入牙槽内的部分,牙冠为露在口腔的部分,牙颈在牙根与牙冠之间被牙龈包围的部分。
牙冠按其与邻近结构的接触关系,可分为5个不同的面:①唇面,即牙冠与口唇相接触的面。②颊面,即牙冠与颊相接触的面。③舌面,即牙冠与舌相对应的面,也就是牙冠的内面。④接触面,又称邻面,为牙与牙之间相互邻接的面。⑤嚼面,为上、下牙互相咬合的面。
3、牙组织: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牙质:构成牙的主体,围成牙髓腔和牙根管。
釉质:包在牙冠的牙质外面部分,是全身最硬的组织。
牙骨质:包在牙根的牙质表面,很薄,达牙根末端围成根尖孔。
牙髓:在牙髓腔内,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
4、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三部分,对牙起保护、固定和支持作用。牙龈是口腔粘膜的一部分,紧贴于牙颈周围及邻近的牙槽骨上,血管丰富,呈淡红色,坚韧而有弹性,因缺少粘膜下直接与骨膜紧密相连,故牙龈不能移动。牙周膜是介于牙槽骨与牙根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膜,具有固定牙根和缓解咀嚼时所产生压力的作用。
(4)舌的结构特点
舌tongue邻近口腔底,其基本结构是骨骼肌和表面覆盖的粘膜。舌具有协助咀嚼和吞咽食物、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
1)位置和形态:是位于口腔底的肌性器官。具有上、下两个面,左、右侧缘。上面圆隆称舌背,其后份被人字形向前开放的界沟分为后1/3的舌根和前2/3的舌体,舌体的前端窄细和称舌尖。界沟的尖端处有一小凹称舌盲孔foramencecumoftongue
,是胚胎时甲状舌管的遗迹。
2)舌粘膜及舌乳头:质地淡红色,粘膜被覆舌的上、下面和两侧缘。舌根粘膜向上呈结节状淋巴组织突起为舌扁桃体。舌体和舌尖粘膜形成的小突起为舌乳头,舌乳头按形状分四种。
丝状乳头:白色丝绒状,数量多遍布舌体、舌尖。
菌状乳头:呈红色蘑菇形,稍大,数目较少,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舌尖较多。
轮廓乳头:最大,呈车轮状,人字形排列在界沟的前方,约7-11个。
叶状乳头:呈垂直条纹状,3-5条排列舌体两侧缘后部。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粘膜上皮中,含有味觉感受器,称味蕾,有感受酸、甜、苦、咸等味觉功能。(由于丝状乳头中无味蕾,故只有一般感觉,而无味觉功能。)
另外,舌下面与口腔底的正中线上连至口腔底前部的粘膜皱襞为舌系带。舌系带根部两侧的粘膜小隆起,其上有下颌下腺管和舌下腺大管的开口。称为舌下阜。舌下阜两侧向后外侧延伸的横行小粘膜皱襞,深面有舌下腺。该腺许多小管开口于襞上,这皱襞称为舌下襞,舌下腺小管开口于此。
3)舌肌:分舌内肌和舌外肌,都是骨骼肌。
舌内肌:起止都在舌内,有上、下纵肌,舌横肌,舌垂直肌。有改变舌的形状的作用。
舌外肌:主要舌外肌有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三对,它们起于舌外的骨,止于舌内,收缩时改变舌的位置。其中颏舌肌较重要,起于下颌体内面的颏棘,止于舌下面中线两侧,纤维呈放射状排列。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伸舌。单侧收缩,使舌伸向对侧。如一侧颏舌肌瘫痪,当让病人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
(5)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唾液腺salivarygland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并向口腔内排泄唾液。唾液腺分大、小两类。小唾液腺minorsalivaryglands位于口腔各部粘膜内,属粘液腺,如唇腺、颊腺、腭腺和舌腺等。
大唾液腺majorsalivaryglands有3对。
腮腺parotidgland最大,重15-30g,形状不规则,可分浅部和深部。浅部略呈三角形,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后续腺的深部。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腮腺管parotidduct自腮腺浅部前缘发出,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越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处弯向内侧,斜穿颊肌,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约有35%的个体有副腮腺accessoryparotidgland,其导管汇入腮腺管。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gland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其导管自腺的内侧面发出,沿口腔底粘膜深面前行,开口于舌下阜。
舌下腺sublingualgland较小,位于口腔底舌下襞的深面。舌下腺导管有大、小两种,大管有一条,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小管约有10条,开口于舌下襞表面。
,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问:咽的形态、位置,分部和各部通连?(华西2001)
咽是一个上宽下窄、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性管道。(形态)
位置与连通关系:位于C1-6颈椎前方,上方始自颅底,向下至第6颈椎下缘续于食管。咽的后壁及侧壁完整,而前方分别借鼻后孔通鼻腔、借咽峡通口腔、借喉口通喉腔,借咽鼓管咽口通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通,下接食管。
(1)分部:咽腔分别以软腭、会厌上缘为界,从上而下被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A鼻咽部:是咽腔的上部,软腭游离缘水平线以上部分,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咽鼓管咽口:咽的两侧壁上,相当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有左、右各一,咽通过该口与中耳鼓室相通,以调节中耳的气压。(咽部感染时,细菌可经咽鼓管波及到中耳,引起中耳炎。由于小儿的咽鼓管较短而宽,且略呈水平位,故儿童患急性中耳炎远较***为多。)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堤状隆起称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形深窝为,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B口咽部:为咽的中段,软腭水平与会厌水平之间,向前可经咽峡通口腔。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舌会厌正中襞两侧的深窝称会厌谷epiglotticvallecula,为异物易停留处。
C喉咽部:居咽的下份,也是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呈漏斗状,向下移行为食管,向前经喉口与喉腔相通。喉口两侧向下外凹陷,形成梨状隐窝,是异物易嵌顿的部位。
问:吃鱼时不小心鱼刺卡在咽部,多停留于何处?(中国医大)
答:易停留于喉咽的梨状隐窝,这是咽在喉口两侧的一深窝,是异物易停留之处。
(2)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
咽扁桃体:鼻咽部上壁后部(顶后壁)的粘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tonsil,幼儿时期较发达,6-7岁时开始萎缩,约至10岁以后完全退化。有的儿童咽扁桃体可出现异常的增大,致使鼻咽腔变窄,影响呼吸,熟睡时表现张口呼吸。
咽鼓管扁桃体:在咽鼓管咽口附近粘膜内的淋巴组织。
舌扁桃体:在舌根背部粘膜内
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腭咽弓间的扁桃体窝。
咽淋巴环:由咽扁挑体、咽鼓管扁桃体、舌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共同组成,对消化道和呼吸道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
:
(1)形态位置:食管为长管状的肌性器官,非进食状态时前后扁窄,是消化管的最窄部分。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处(环状软骨)接咽,下端于第11胸椎水平处通胃的贲门。全长约25—30厘米,分颈部、胸部和腹部三段。
颈部:较短,长约5厘米,自起端向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平面处止。居气管与第7颈椎体到第2胸推体之间,逐渐偏向左侧。
胸部:最长,长约18一20厘米,自颈静脉切迹平面至膈的食管裂孔。贯穿胸腔而下,先于气管后面与脊柱之间稍偏左,经左支气管后方,后沿脊往前面、胸主动脉的右侧下行,至第9胸椎平面斜跨胸主动脉前左侧,然后穿过膈的食管裂孔。
腹部:最短,仅l一2厘米,自膈食管裂孔至胃贲门。前方邻接肝左叶。
(2)狭窄部位: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易滞留异物,也是癌的易发部位。(中国医大)
第一狭窄食管起始处:平第6颈椎下缘,距切牙约15厘米。
第二狭窄食管左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胸骨角水平(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距切牙约25厘米。
第三狭窄食管裂孔处:平第l0胸椎体,距切牙约40厘米。

问:试述胃的形态、位置及其毗邻?(华西2003)
胃:是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平均长度为25-30cm,***胃的容量约1500ml。具有受纳、暂贮食物,分泌胃液及内分泌功能。
(一)胃的形态:有二口、二缘、二壁。
l、贲门:为胃的入口(上口)接食管。
2、幽门:即胃的出口(下口),通十二指肠。幽门表面有—条缩窄的环形构,前面有一条幽门前静脉是手术时识别幽门的重要标志。
3、胃小弯:胃的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其最低点急弯折处称角切迹。(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
4、胃大弯:胃左下缘较长凸,起始处与食管左缘形成锐角,称贲门切迹。
5、胃前、后壁:胃前壁朝向前上方,后壁朝向后下方。充盈的胃不存在明显的前后二壁。
(二)分部:分四部。
1、贲门部;近贲门的部分。(无肉眼可见分界,但含特殊的贲门腺)
2、胃底:贲门切迹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凸的部分。(临床有时称胃穹窿fornixofstomach
,内含吞咽时进入的空气,约50ml,X线胃片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胃泡)
3、胃体:自胃底向下至角切迹处的中间大部分。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
4、幽门部:自角切迹右侧至幽门的部分,近幽门的部分呈管状,称幽门管。近胃体的部分略膨大,称幽门窦。两者之间可借大弯侧不大明显的中间沟作为分界标志。幽门窦通常位于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约2~3㎝。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此外,活体X线钡餐***,可将胃分成3型:
,胃体垂直,胃角呈明显的鱼钩形,胃大弯下缘几乎与髂嵴同高,此型多见于中等体型的人。
,呈牛角形,略近横位,多位于腹上部,胃大弯常在脐以上,胃角不明显,常见于矮胖体型的人。
,全胃几乎均在中线左侧。内腔上窄下宽。胃体垂直呈水袋样,胃大弯可达髂嵴水平面以下,多见于体型瘦弱的人,女性多见。
(三)位置与毗邻(局解)
位置: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腹上部;贲门位于第ll胸椎体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椎体右侧附近,此即所谓的“幽门平面”。活体胃的位置常因体位、呼吸以及胃内容物的多少而变化。(胃的贲门和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
毗邻:胃前壁右侧份邻接左半肝,左侧份上部紧邻膈,下部接触腹前壁,此部移动性大,通常称为胃前壁的游离区。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肠及其系膜相毗邻,这些器官共同形成“胃床”。
(四)胃壁构造: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临床上常将胃壁的4层一起称为全层,将肌层和浆膜两层合称为浆肌层。
1、粘膜:胃空虚时黏膜形成许多皱襞。胃小弯处纵行的皱襞较恒定,这些皱嬖间的纵沟称胃道。食糜可沿胃道流向十二指肠。幽门括约肌内面覆盖粘膜,形成环皱襞向内腔突出,称幽门瓣。有控制胃内容物流入十二指肠的作用。
2、肌层:胃壁有三层平滑肌,外层纵行,在胃大、小弯和幽门管处较多,并与食管和十二指肠肌连续。中层环形,最为发达,分布于胃的各部,在幽门处特别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内层斜行,较少而弱,自贲门和胃底向下分布于胃前、后壁。

小肠smallintestine: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在***长5-7m。上端起自幽门,下端接续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其中空、回肠借肠系膜附于腹后。
(一)十二指肠
1、位置与形态:为自身十二横指长(约25厘米),紧贴腹后壁,是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位置最深且最为固定的部分。呈“C”形,抱胰头,贴附于腹后壁。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1)上部:长约5cm,自幽门向右后方,水平地走至肝门下方的胆囊颈附近,急转向下续于降部。转折处的弯曲称为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上部近侧与幽门相连接的一段肠管,,由于其肠壁薄,管径大,粘膜面光滑平坦,无环状襞,故临床常称此段为十二指肠球duodenalbulb,是十二指肠溃疡及其穿孔的好发部位。
(2)降部:长约7-8cm,下行于第1-3腰椎体的右侧,贴于右肾前内侧,至第3腰椎体右侧,弯向左行,移行为水平部,转折处的弯曲,称十二指肠下曲1inferiorduodenalflexure。降部内侧与胰头之间夹有胆总管。降部的粘膜形成发达的环状襞,其中份后内侧壁上有一纵行的皱襞称十二指肠纵襞longitudinalfoldofduodenum,其下端的圆形隆起称十二指肠大乳头majorduodenalpapilla,距中切牙约75cm,为肝胰壶腹的开口处(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距切牙约75厘米)。在大乳头上方(近侧)l-2cm处,有时可见到十二指肠小乳头minorduodenalpapilla,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3)水平部:horizontalpart又称下部,长约10cm,起自十二指肠下曲,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的前方,至腹主动脉前方、第3腰椎体左前方,移行于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在某些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可压迫该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
(4)升部:最短,长2—3厘米,自腹主动脉前方斜向左上方,至第2腰椎体的左侧弯曲向前下接续空肠。此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连于腹后壁,该韧带是确定空肠起始的标志。
问:腹腔手术中如何区别结肠和小肠?如何区别空肠和回肠?(华西2003)
(二)空肠和回杨:
空肠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约占空回肠全长的上2/5段,主要位于腹腔左上分(左腰区和脐区)。回肠占下3/5段,主要位于腹腔右下分(脐区和腹下区)。于右骸窝处接通盲肠。由腹膜形成肠系膜连于腹后壁。与系膜相连的缘称系膜缘,相对缘称对系膜缘(独立缘)。空、回肠迂回蟠曲,在形态结构上的变化也是逐渐移行的,无明显分界。粘膜也形成许多环状皱襞和绒毛。但回肠对系膜缘的肠壁粘膜上可看到长椭圆形的集合淋巴滤泡。肠伤寒的病变发生于集合淋巴滤泡,可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此外,肠系膜的厚度从上向下逐渐变厚,脂肪含量越来越多。
空、回肠的比较
空肠回肠
肠管径较大较小
肠壁较厚较薄
环状皱壁高、大、密矮、小、疏
绒毛大、密小、疏
集合淋巴泡无有
血管较多较少
动脉弓级数较少(有l-2级)较多(可达4-5级)
直血管较长直血管较短
肠管颜色(活体)粉红色粉灰色
此外,约2%的***,-1m范围的回肠对系膜缘上,有长2-5cm的囊状突起,自肠壁向外突出称Meckel憩室,此为胚胎时期卵黄囊管未完全消失形成的。Meckel憩室易发炎或合并溃疡穿孔,因其位置靠近阑尾,故症状与阑尾炎相似。

大肠是消化管末段,接回肠,起始右髂窝内,至肛门终止,全长约“,形似方框,围绕空、回肠。分为盲肠及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一)大肠外形特点:大肠口径较粗,肠壁较薄;除阑尾和直肠外,大肠在外观上有三个特征性结构,是区别于小肠的重要标志。
1、结肠带:三条,沿大肠纵轴平行排列,是肠壁纵行肌增厚形成。都汇集于阑尾根部。
2、结肠袋:是大肠壁长于结肠带而形成的成串的囊袋状膨突。
3;肠脂垂:在结肠带附近,肠表面有较多的小脂肪突。
此外,在结肠腔内,因环行肌增厚,致使粘膜向腔呈内半环形突入,形成结肠半月襞。
(二)大肠各段位置形态
l、盲肠:是大肠起始端,呈盲囊状,约6—8厘米,位于右髂窝内。回肠末端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ileocecalorifice。此处肠壁内的环行肌增厚,并覆以粘膜而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襞称回盲瓣ileocecalvalve,此瓣的作用为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以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回小肠。
2、阑尾:vermiformappendix是附属于盲肠的一段肠管,形似蚯蚓,又称蚓突。其长度因人而异,一般长6-8cm,短者仅为一痕迹,长者可达30cm。阑尾根部较固定,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并经阑尾孔通盲肠腔;a阑尾尖端为游离的盲端,位置不固定;-,b管腔狭小,排空欠佳;c阑尾系膜呈三角形,较阑尾短,内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d致使阑尾缩曲成袢状或半圆弧形,
这些都是易患阑尾炎的形态基础。
阑尾的位置,一般常与盲肠一起位于右髂窝内,但变化甚大,因人而异。根据国内体质调查资料,阑尾以回肠后位和盲肠后位较多见。盲肠后位阑尾,有的位于盲肠后壁与腹后壁壁腹膜之间,有的位于腹膜后间隙。由于阑尾位置差异较大,毗邻关系各异,故阑尾发炎时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这给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增加了复杂性。阑尾位置变化较多,手术中有时寻找困难,由于3条结肠带均在阑尾根部集中,故沿结肠带向下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McBurney点。有时也以Lanz点表示,即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点处。由于阑尾的位置常有变化,所以诊断阑尾炎时,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分重要,而在右下腹部有一个局限性压痛点更有诊断意义。
问:阑尾的常见位置,怎样寻找阑尾?(华西2004)
3、结肠;分升、横、降、乙状结肠四部分。结肠的直径自起端6cm,,这是结肠腔最狭窄的部位。
(l)升结肠:长约15厘米,从盲肠上端开始,沿腹后壁右侧,垂直上行到肝右叶的下面,转向左,接横结肠。转弯处称结肠右曲或肝曲。升结肠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因此活动性甚小。
(2)横结肠:长约50厘米,自结肠右曲起向左横过腹上区至左季肋部脾的下方,急转向下续降结肠。转折处称结肠左曲或脾曲。横结肠借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横结肠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其中间部可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
(3)降结肠:长约15—20厘米,从结肠左曲起沿腹后壁左侧下行至左髂嵴,移行为乙状结肠。降结肠亦无系膜,借结缔组织贴附于腹后壁,活动性很小。
(4)乙状结肠:长约40—45厘米,呈乙字形弯曲。上端在左髂嵴附近接降结肠,下端在第三骶椎前面续于直肠。借乙状结肠系膜连于骨盆后壁,活动性较大。妇科常用乙状结肠代***术治疗先天性无***症。乙状结肠也是憩室和肿瘤等疾病的多发部位。
4、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全长约10一14厘米。
(直肠的形态,位置,毗邻。直肠镜检应该注意事项,及可观察到的结构?)(中大2000)
问:男、女直肠前面各有何重要结构,肛门指诊男、女各能触及哪些结构?(华西2003,2004)
男性:膀胱;女性:子宫。
(1)位置:直肠上端在第3骶椎前方接乙状结肠,沿骶、尾骨前面下行,穿盆隔,移行于肛管。
(2)弯曲:直肠不直,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明显的弯曲。上一个凹面向前,与骶、尾前面的弯曲一致,距肛门7-9㎝,称骶曲。下一个凹面向后,绕尾骨尖,距肛门3-5㎝称
会阴曲。
进行直肠镜检查时,要注意这两个弯曲,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上端与乙状结肠交接处管径较细,向下肠腔显著扩大,称直肠壶腹ampullaofrectum。
(3)直肠壁的结构:
直肠横襞(Houston瓣,首医2007):在直肠盆部,由粘膜和环行肌形成突入肠腔的半月形横行皱襞,一般有上、中、下三个,中横襞比较明显而位置恒定,位于直肠的前右壁,距肛门7厘米,可作为直肠镜检的定位标志。
5、肛管:长约3-4㎝,上端在盆膈平面接直肠,下端终于肛门。肛管被肛门括约肌所包绕,平时处于收缩状态,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肛柱:肛管内6-10条粘膜纵行条状皱襞,内有血管和纵行肌。儿童尤为显著。
肛瓣:各肛柱下端彼此借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此襞称为肛瓣。
肛窦:每一个肛瓣与其相邻两肛柱下端之间,形成开口向上的隐窝,称为肛窦。窦深3-5㎜,其底部有肛腺开口。肛窦内往往积存粪屑,也易感染而引起肛窦炎。
肛直肠线:通常将各肛柱上端的连线称肛直肠线anorectalline,即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
试述直肠结构中齿状线上、下血管、神经、淋巴等区别及临床意义?(中大1999)
齿状线(肛皮线):连接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线。
齿状线以上,表面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结构,齿状线以下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在胚胎发生、动脉供应、静脉回流、淋巴引流和神经支配等方面,齿状线上、下方都不相同,临床上具有很在的实际意义。齿状线也是静脉和淋巴回流的分界线。
肛梳(痔环):为齿状线下方宽约1㎝的环状光滑区。活体上,稍呈浅蓝色,光滑。
白线(或称Hilton线):肛梳下缘,恰为肛门内、外括约肌分界处,活体触诊此处有一行浅沟。
在痔环的皮下组织内和肛梳的粘膜下组织内,都有丰富的静脉丛,易扩大曲张而突起和淤血,称为痔。在齿状线以上的痔叫内痔,齿状线以下的痔叫外痔。在齿状线附近,同时存在内、外痔,称为混合痔。由于神经分布的不同,所以内痔不痛,而外痔常感疼痛。
肛门:为肛管下端通外界的开口。
直肠壁环肌层在肛管周围处特别增厚,形成肛门内括约肌。属平滑肌,有协助排便的作用,但无括约肛门的功能。
围绕在肛门内括约肌周围,还有由横纹肌构成的肛门外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按其纤维所在部位,可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皮下部subcutaneouspart为位于肛门周围皮下的环形肌束,如此部纤维被切断,不会产生大便失禁。浅部superficialpart为围绕肛管下端的椭圆形肌束,前后分别附着于会阴中心腱和尾骨尖。